一直在舞台上玩的徐堰鈴
看過幾次她的戲,第一次有機會訪問她。因為問不到徐堰鈴的電話,不小心知道了e-mail地址,沒想到很快就獲得回應。但堰鈴的鈴打成玲,最後被糾正,小糗。
那天徐堰鈴為了馬上要推出的新戲「約會」排演,這次她不演出,是編導。因此在訪問前,我得以先看看她是怎麼與演員「溝通」的。每位演員都專注地聽堰鈴說話,劇本註解都密密麻麻;當然她有點詩意的用詞與極具戲劇張力的眼神和動作(怎麼私底下也可以那麼有戲?),就很讓人目不轉睛了。我覺得好像偷上了一堂表演課。
沒想到開始訪問,堰鈴其實有點害羞,我覺得南部六堆客語說的「畏相」形容地很貼切。跟表演時判若兩人,這就是舞台迷人之處吧。
以下兩段是我覺得堰鈴一些很棒的註解,沒看到這段訪問的人可以看看。不過重點是,看看她的戲更好。
「排戲有時候很辛苦,有時候靈感出現或我們做到我們要的,或我們發現這根本就胡說八道,那些發現都會讓我們覺得,很有存在感吧。」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舞台、需要表現,可是慢慢地生活會讓他,只有借助一些節日啦、或是特別的活動,會有一個表現。那我們是很不要臉的,就是常常一直表現一直表現。所以我們是正當化、合理化,一直在玩的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