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周蘭惠畫展 感受原味與純真

文字-A A +A

【記者張伊珊/採訪報導】本學期訪校藝術家周蘭惠,將於六月二日至六月九日,上午九點開始,至下午五點,在共同科教學大樓展示廳,展出「藝術家與學生、部落兒童創作聯展」的作品,邀請你一同感受創作的單純。

周蘭惠於東華大學的工作室,共同教學大樓B313室。(張伊珊/攝影)

 周蘭惠表示,多年前曾因溫英幹老師的引導下,到東華大學演講。而此次的再訪,是由東華大學藝術中心所安排。這次參展的作品,他進一步說明,皆是於東華工 作室所創作的,由於自己的畫作篇幅過大,攜帶較不容易,便打消了運送作品至此的念頭,藉此嘗試水墨畫的風格之外,也產生了一種新的體驗。

 透過一幅幅的作品,來訴說自己或別人的故事,以故事為主題,為周蘭惠創作的特色。他提到,創作必須先感動自己,才能找到一起欣賞的對象。唯有表現出真我,且對自己誠實,如此一來,便能在作品中,感受出自由與純真的意境。而沒有失真度的油畫,便是周蘭惠最喜歡的美彩。

啟蒙‧感謝

 小孩子應該喜歡塗鴉吧,至少周蘭惠是這樣認為的。他還記得非常清楚,國小低年級的時候,有個美術代課的男老師,讓他們在課堂裡畫山。其他小朋友用色大抵為綠色或棕色。唯有他,畫三種顏色來描繪山。老師拿著他的作品,當著全班的面,讚美他一番,因此開啟了他的繪畫生涯。

 直到現在,除了感謝那位老師之外,更感謝神,保留他最原始的那一塊,活潑且自由的部份。他提及,現在的小朋友只剩下模仿了,似乎要給他們原來的圖案,才能作畫,這是周蘭惠覺得十分可惜的地方。

求學‧夢想‧代價

 十四歲便立志要當畫家的周蘭惠,在求學過程中主要研習美術,中學時就讀美工科,接著是平面藝術設計。在畢業後曾做過許多工作,像是報社、基督教會工作,以及於雄獅擔任主任,教小朋友畫畫等等。

準備於畫展中展出的作品,但尚未完成。(張伊珊/攝影)

 在多方面嘗試後,他還是覺得純藝術最好。由於姐姐移民至夏威 夷的關係,他便有機會到國外學習美術。雖然身為全職的學生,然而十分獨立的周蘭惠,經濟上沒有依賴姐姐,靠著自己打兩份工,賺取所需的生活費。他認為生活 太過平順的人,便不懂得感激,且深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最後他笑著說,要有吃苦的心志,但不要自找苦吃。

 到後來,還有三年便能畢業的他,因沒錢繳交學費,而有休學的打算。但教會的弟兄願意伸出援手,出資協助他完成學業,讓他倍感溫馨。由於曾經受人幫助過,所以現在的他,願意回饋給社會,讓溫暖延續下去。

 接著母親因乳癌而逝世,對他而言,無非是個很大的打擊。也因為如此,他便能無後顧之憂的到國外繼續深造。他談到人生的選擇很重要,在任何的時間點上,所做的決定,皆能影響未來的路。

 先後到紐約與波士頓求學的周蘭惠,於此奠定對藝術的基礎。他提及在紐約的課程,是一種基礎的訓練,跟著大師一起畫,比較屬於歐式的教學方法。而於波士頓 時,他正在尋找個人符號,用符號來編寫故事。那個時期,他回想起來,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即便讓他畫得天翻地覆,或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也無所謂。


惠‧話

 周蘭惠說藝術家很敏感,感情又豐富,有時很「真」,有時卻無奈,抗拒不了現實。另外他提及,工作室像舞台,他就像舞者一樣,必須隨時隨地儲存靈感。對於自己的作品,他覺得是一種直接、原始的感覺,賦予強烈的原創性。

  在創作的過程中,常碰到困難,但也常遇到驚喜。有些高難度的畫,效果不如預期,那就重作吧。雖然挫折,他卻覺得從中能獲得樂趣就足夠了。對於作畫,他笑著 說道:「我是很有耐心的,但對於生活上就沒辦法了。」他說到,作品從開始有想法到完成,甚至於作畫中遇到驚喜,這些皆是令他快樂的事。最後,他談及對自己 要好,並且竭力追求美好的事物,讓生活盡量單純化。

雖然是未完成的畫作,卻能看出其色彩的鮮艷,已躍然紙上。(張伊珊/攝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4.02

左岸電子報

加入時間: 2008.04.02
154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藝文】周蘭惠畫展 感受原味與純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0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0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