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 游欣穎 /台中報導】
忠信市場位在台中國美館旁,走進市場裡,獨特的方正格局與聚落式的三層建築不僅便於商業機能,也彷彿讓時光凍結在數十年前。而一到下午,原本靜默的藝文小店打開大門,市場裡又是一幅新的景象。沒落的市場與新興的商店在這裡撞出新的火花,藝術以聚落深遠的記憶重新伸展,在厚厚歷史中交融出新的面貌。
市場的歷史始於民國五十七年,度過了七零年代的興盛期,原本已經漸漸沒落。但2009年開始,藝廊、性別書店、咖啡廳等小店與藝術工作者開始進駐,四十多年歷史的忠信市場開始有了新的樣子。然而就像城市裡的其他古老記憶一樣,以往的生活方式與對話模式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在城市中更顯溫暖,我和在巷口遇到的老伯聊天,聊著當初是如何在市場裡賣醃鹹蜆賣到血本無歸,年輕時市場是怎樣的熱鬧,到最近哪一戶又搬走把房子租出去了,一旁經過的阿婆也過來閒話家常「彼時陣綠園道那條還是河呢」「是啊,美村路那邊要在過去才有一個庄頭」,於是對話中,土地與河流彷彿又回到眼前一般真實。
然而經歷了幾十年風霜,一旁大樓拔高竄起時,市場也不免遇到都市更新問題,兩年前曾有建商想收購改建,但因為住戶拒絕出售而作罷。如何在時間軸不斷前進的同時讓這些記憶、物件與文化延續下去,不只是忠信市場,也是許多舊聚落必須深思面對的問題。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