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誰說上班族不能? 兩岸服貿.......

2013/07/11 02:33
10,787次瀏覽 ・ 31次分享 ・ 6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一只藏著改變兩岸經濟結構的條約,將顛覆中小企業的生存?平凡的上班族,也可以站出來,歡迎來到上班族自救俱樂部,目標10萬人。(2013/7/10台北採訪)

      ---------------

      (super軟體工程師 吳宏五先生)
      我希望越多人越好啊!星期三晚上7點到8點。

      從沒有上過街頭抗議的吳先生,最近每週花1小時,到台北車站的新光三越前舉牌,反對兩岸服務貿易的簽署。

      (super軟體工程師 吳宏五先生)
      我是希望國會能夠把整個包裹的整條都否決掉,一條也不要讓他通過。如果這樣,當然就不用來了。

      擔任軟體工程的他,不論是跟路人說話或面對鏡頭,都帶著一股羞澀靦腆,卻以最直接的行動表示,希望不同行業的上班族能站出來,關心自己的權益。

      (super 軟體工程師 吳宏五先生)
      軟體,像大陸的高手就很多啊!他們進來的話,他們根本人不用過來,他們可以都在雲端上面幫忙解決問題‧萬一真的,服貿真的給他過了、生效,所有台灣同胞誰不受影響。

      今晚印的200百份傳單,不到一小時就發完,吳先生和他的朋友,仍會用他們小小的力量,持續地每個星期三,晚上7點到8點駐立台北街頭。

      (super 上班族 陳先生)
      雪一直累積,只是差一個聲響,整個就會崩下來,所以我們今天4個人在這邊,後天就有10萬人了,沒有問題,我們要有信心。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13/07/11 07:00

      (super 上班族 陳先生)
      雪一直累積,只是差一個聲響,整個就會崩下來,所以我們今天4個人在這邊,後天就有10萬人了,沒有問題,我們要有信心。

      讚!讚!讚!

      ・ 2013/07/11 07:02

      12則報導,5則上TV,您真是新秀!盼望有一天能看到真人!

      ・ 2013/07/15 23:38

      希望政府引進外國軍隊到國軍實習,增加國軍競爭力

      ・ 2013/07/22 14:44

      來看看服貿協議中對電腦軟體業的規定(摘自服貿協議附件一)
      http://www.ecfa.org.tw/SerciveTradeAgreement1.aspx?pid=7&cid=24
      1. 跨境提供服務(交付):大陸對台灣無限制(開放),台對陸無限制
      2. 境外(即陸在台,或台在陸)消費:陸對台無限制,台對陸無限制
      3. 商業據點呈現(設立公司行號):陸允(對台開放)設立獨資或合資公司,台對陸也相同
      4. 自然人呈現(從業人員進入對方提供服務):
      (1)陸開放台企雇主取得陸企合約情形下,該台企的自然人進入大陸工作,一次兩年的多次簽證,可延期。
      (2)台對陸:開放陸企雇主取得台企合約情形下,陸企的自然人進入台灣,每次3個月或合約期(以短者為準),3年有效。商業訪客可入境3個月,但不得自台灣受薪,不得從事直接銷售。跨國企業人員,3年簽,可延期。

      由以上看來,有關電腦軟體部份,服貿的文本基本上是「對等的」,但考量到我們的市場與大陸「市場大小」,顯然是大陸大得多、商業機會也會增加很多,可以用上本地的軟體專業人力,所以簽服貿對台灣「有利點較多」。

      其次,我們的軟體專業工程師,「高手」也不少,別把大陸的高手想得太高,而且光憑對客戶的「服務熱忱」,我們就應該有信心勝出很多。

      訪問中也提到了另一個現象:電腦軟體服務在「雲端」進行的情形很普遍,如果沒有服貿協議,開放自由的地方(如台灣)比較吃虧,因為陸資或陸人,不需過來就可(在雲端)提供服務賺台灣的錢,但台灣可不能對等的,賺到大陸的錢(因為大陸政府太容易就可以卡住台企、報酬要跨境,障礙也相對多)。
      簽了之後,真正的高手,才有更大的池子可以發揮。

      當然,如果再簽了美國、歐盟、俄羅斯有更多大池,台灣的軟體工程師就有更大的舞台。

      建議可對服貿協議文本及附件,到底在寫些什麼?多多關心。

      ・ 2014/07/22 09:08

      您好, 我們是兩岸新聞報導獎團隊, 從您的這份作品中, 看見您對兩岸新聞有獨特的見解, 想詢問您是否有意願參與第十八屆兩岸新聞報導獎, 本屆報導獎總金額高達134萬元整, 歡迎您一同共襄盛舉, 感謝您。 報名網址: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comm/18news/ch/index.asp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rossstrait?fref=ts 微博:http://www.weibo.com/u/262789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