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之行
佛光山之行
台灣的佛教道教可說是當今的顯學,上個星期日是佛誕節暨母親節,能將此二結合為一的慶典活動,可說是非常有智慧且顯得更有意義。當天國內佛教的四大山頭中有三,即佛光山、法鼓山、慈濟(缺中台禪寺)分別在台北舉行活動,怪不得高雄的佛光山相形之下,人潮稀少,顯得寧靜了許多。
過內的宗教團體有時過於貼近政治的舉動,引起大眾對其走向世俗化的非議。在歐洲歷史上曾出現過宗教控制政權的局面,導致對人性的束縛和宗教政治的腐敗,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當今的民主時代,人們心中自有一把尺,佛教與台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畢竟佛陀神明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充滿能量,透過純淨宗教的潛移默化之力,以放鬆安定身心、清靜心靈,當大眾能效法佛陀神明的慈悲與智慧心,如此社會必更能減少暴戾之氣,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以期增加民眾們的幸福指數。
高雄左營的春秋閣與蓮池潭是南部之行的第一站。潭上亭台樓閣林立,潭畔遍植垂柳與荷花,尤其在一陣輕雨的洗禮後,更顯清新翠綠。周敦頤的「愛蓮說」為後人所傳誦,其形容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不知他的愛蓮是否與佛教的宗教意義有關。但愛蓮者卻喜擎著荷葉當傘,以蓮蓬中的蓮子與清脆的蓮藕佐食,果真是實至名歸的「秀色可餐」,這時不懂周敦頤的理學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蓮池潭中有尊玄天上帝神像,矗立在水中成為最醒目的地標;龍虎塔與岸邊有九曲橋銜接,是七級浮屠的塔高,臨風玉立的與寧靜的潭面相互輝映著,景緻秀麗,唯美中不足者,二塔正在施工,無緣得窺其深幽典雅的面貌。附近亦見孔廟、長橋、寶塔等,更增添不少熱鬧景象,形成左營著名的寺廟觀光勝地。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當我第一次的造訪佛光山後,思忖何處再有如此莊嚴壯闊的佛教道場?我們一行人不畏風雨的穿上雨衣、手執雨傘的自在自適的走走停停,儘管雨勢忽大忽小的飄來。通過「不二門」後,五百尊白玉雕刻而成的阿羅漢,栩栩如生,每尊形貌、表情各異其趣,是佛光山的「靈山勝境」,想必應也是進入真理的唯一不二法門。兩旁的菩提樹,枝葉婆娑,軀幹高直挺立,花草樹木相映奇趣。我們且走且獵取佛陀聖地最經典的畫面,途中經過寶藏館、大雄寶殿等處,從風雨飄搖中的來到禮敬大廳,廳外左邊的獅子,右邊的大象,彷彿左右護法的守護者。
寬敞明亮的禮敬大廳是讓大眾們先安頓好自己的身心,解決民生問題可從「漢來蔬食餐廳」或「7-11」問津,事後聽人說,二樓有自助餐聽,只是當時並沒特別留意,或者還有「朝山會館」、「滴水坊」等處可讓疲累的信徒稍事休憩食宿。當然,這裡所供應的飲食都是素食的,方能以安穩清靜的心,展開朝聖之旅。廳裡廳外隔著一面透明玻璃有如紅塵裡來紅塵外,成佛大道的最高處,端坐著一尊莊嚴龐大的釋迦牟尼佛,慈眼垂視眾生,這一尊全世界最大的銅鑄坐佛,手結蓮花,一百多米的佛身十分壯觀,令人望之生敬。「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館內軟、硬體設計結合尖端多媒體科技,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構,我看到了宏偉壯觀的建築;在文化、教育與藝術各層面已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展現濃厚的文教氣息,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東傳二千餘年後的深廣影響。
「若讓你就留在此處修行,好嗎?」我問葉老師。
「我尚有責任未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這個關於出世和入世的關係無法一時釐清,得用辨證的觀點來看待。陶淵明曾說:「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說明不管環境如何,只要有一顆歸隱的心,到處都能修行的,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林」即是此意。其實「隱」是有分層次的,人說「歸隱山林」,是想找個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無人打擾之處好好的歸隱,但是這樣就真能清靜了嗎?「胸懷丘壑,城市無異山林;興寄煙霞,闇浮有如蓬島」這正是文明社會最為需要的一種生活態度。人之大患在執著,迷失了自性,作不了主,忘了最初之本懷,因而滋生種種苦惱,唯有找到自性,方能真正的自在,這也是我所欠缺的慧根。
行走在廣闊的館區裡,也許是因雨勢與母親節之故,減少了朝聖參觀的人潮,今天顯得特別靜謐祥和。雖然我沒有見到佛陀神異性的金光,但見八座寶塔與佛光大佛的巍峨聳立,有人努力合起雙手作拜佛狀,有人漾起了虔誠的神情,以期走到佛陀跟前,一步一腳印的尋找與佛相會的印記,訴說自己的心願。只是我想告訴佛祖,今天我分心了,希望能得到佛祖的諒解。「攝影」是我們今日之行的任務,我因忙著扮演模特兒來襯托主景(應觀眾之邀,博命演出),我追隨佛祖「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慈悲助人精神,以致攝影的題材並沒盡興發揮,也沒懷抱虔誠的心細細感受佛祖的偉大精神。阿,我真是太不對了,不過佛祖法力無邊,祂一定會知悉我的苦衷的。此處幅員廣闊,尚有太多地方無法瀏覽參觀,希望日後再有機會,定當傾聽佛祖的無聲說法,欣賞佛館的文化藝術之美,仔細凝眸與佛祖精神同在的心靈饗宴。
目前佛陀紀念館落成未久,尚未廣為世人所知,但願台灣日後在國際上亦能成為有濃烈佛教特色的國家,就如泰國有四面佛般,以期未來能成為地球村人類的精神堡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