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市工務局楊明州局長,涉瀆職與偽造公文書!

2012/12/18 08:22
5,866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刑法第124條(瀆職罪):「有審判職務之公務員或仲裁人,為枉法之裁判或仲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213條(偽造文書罪):「公務員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涉瀆職】

涉瀆職之證據:
楊局長之102年5月14日「訴願答辯書(高市工隊字第10202402300號)」,不但為違建“完工“背書,更違法地不執行100年之「新違建強制拆除處分書」。對93年已違法核准接通之水、電,亦明知卻堅持不斷水、電。

(一)楊局長明知「行政處分」有「執行義務」,卻捏造各種藉口不執行上述之行政處分。
相關法律:
行政程序法第110條:「行政處分未經撤銷、廢止,或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者,其效力繼續存在」。
公務員服務法第一條:「公務員須依法律(建築法、違章建築處理辦法)所定,執行其職務(執行行政處分)」。
公務員服務法第22、23條:「公務員有違反本法者,應按情節輕重,分別予以懲處;長官知情而不依法處置者,應受懲處」。

(二)楊局長明知此違建無任何建物勘驗記錄,連影響公共安全至巨的地基勘驗與結構體勘驗都沒有,根本不應該讓其完工,楊局長卻為其早已完工背書。
相關法律:
高雄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
第26條:「地坪勘驗:建築物基礎或地坪完成後五日內申報。各層樓板勘驗:各層樓板完成後五日內申報」。
第27條:「由承造人及其專任工程人員會同監造人查核,向本府工務局報備。本府工務局得指定必須勘驗部分,應經主管建築機關派員勘驗合格後,方得繼續施工」。
而依據工務局83年8月2日之83年高市工務建字第26410號函,工務局既回覆「此違建無任何建物勘驗記錄」,故根本不應該讓其完工,更甭論為其完工背書。

(三)楊局長明知此違建無任何建物勘驗記錄,連影響公共安全至巨的地基勘驗與結構體勘驗都沒有,也明知工務局建築管理處在93年1月6日,已違法核准預售屋承購戶接通水電,卻明知仍堅持不斷水、電。
相關法律:
建築法第56條:「建築工程必須勘驗部分,應由承造人會同監造人按時申報後,方得繼續施工」。
建築法第73條:「建築物非經領得使用執照,不准接水、接電及使用」。

(四)因工務局一再、故意違反建築法,令預售屋承購戶違法接通水電,並在取得使用執照前違法入住,而楊局長一再、故意違法包庇,造成費時、昂貴的民事訴訟,楊局長反將民事訴訟當成藉口,不執行「新違建強制拆除處分書」,故意藉此違法不斷水電。

【涉偽造公文書】

涉偽造公文書之證據:
違反99年最終「新違建」之確認,與100年「新違建強制拆除處分書」,於訴願答辯書(高市工隊字第10202402300號)中,捏造此違建是「舊違建」。

(一)83年8月地主委託蘇啟東建築師依“舊的建敝率與容積率“申請建照時,工務局故意隱瞞重要事證而捏造:「無任何建物之勘驗記錄,不能依舊的建敝率與容積率申請建照完工(若已大致完工,則新法不溯既往),必須依新的建敝率與容積率申請建照」,駁回當年的申請案。被故意隱瞞的事證為建照的相關註記與空拍照片:「該建物於72年8月16日已96%完工」(99年4月20日高市工違隊一字第0990001652號證明有此證物)。

(二)當筆者在99年得悉有此註記,向高市府請求延誤核照近20年之損害賠償時,高市府否認該“註記“,判決該建物是「新違建」(99年10月13日高市府法一字第0990061271號訴願決定書,對“新或舊“違建之爭執,作出“新違建“之最終確認),故高市府不須負“83年退件“之損害賠償責任。
工務局並在100年1月11日開出行政處分:「新違建強制拆除處分書」(高市工違鎮字第1007號,即,認定該違建是屬於八十五年七月之後才完工之實質新違建,不能補辦手續,須由工務局強制拆除,且此新違建依法須立即拆除、不得緩拆)。不料,此“行政處分“是為了規避上述損害賠償之「偽造公文書」,因工務局根本不打算執行此行政處分。

(三)歷經三年不但毫無拆除動靜,工務局更捏造:「該建物是舊違建(違法推翻99年訴願決定書之最終確認);涉私產權糾紛之違建不拆(此私產權糾紛,正源自工務局之瀆職,真是作賊喊抓賊,詳上述)」。高市府不知曾動用了多少警力與財力,強制拆除因公家機關失職而造成的違建,故藉口經費有限,無法強制拆除之謊話可以休矣,更何況依建築法,拆除費用是由違建所有者或地主負擔。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