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水碓‧該何去何從_2012踹拍台中場

2012/10/24 04:43
5,569次瀏覽 ・ 0次分享 ・ 9則留言
PeoPo推 39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PeoPo公民新聞平台教會我的一堂課:

      『水碓社區』三百年傳統農業聚落正面臨著城市開發與土地重劃的滅庒危機,鄰近許多的庄頭大厝,已被挖土機無情 拆除而消失了,親朋好友四處離散!如今走進水碓聚落裡,望著百年老樹綠意盎然...紅磚門樓、伙房橫屋,古樸景象歷歷在目,聚實著在地美好生活的歷史記 憶,這次踹拍活動,讓我們一起緬懷先人們曾日以繼夜、日復一日辛勤地墾地設庒精神,讓世代子孫享受幸福美好的聚落文化歷史資產。

      照片

      家在水碓社區的文史工作者江慶洲說:民國91年才回到位於台中市西南方,緊臨烏日,離高鐵烏日站不遠的『水碓』,對故鄉的瞭解連樹有幾棵都不知道,94年以前從未向公部門申請任何經費,這一年才透過都發局城鄉風貌申請水碓第一筆『城鄉風貌改造案』,但它有一個特色,就是預算不會進入社區,可是從今年開始產生最大的糾葛、有些誤會產生。

      在這裡以個人努力10年,尤其身為台中市社區規劃師,可能覺得申請一些企劃案,總努力想對故鄉有份作為;其實在這裡想呼籲大家,該審慎的去思考在地居民他們想些什麼?認同的是什麼?

      台中市最唐突的是土地開發案太多,尤其『水碓』正面臨台中高鐵土地開發案,高達148公頃、數百億的開發利益,可能各個地方都有。

      在這裡自清朝以來台中有數百個歷史聚落,經開發後竟然一個都不留,所以對水碓我們一直呼籲公部門和民間單位,要來看待這個歷史聚落它有什麼樣的新契機。

      這幾年我們一直不斷的透過一點一滴的田調、在地耆老居民的訪談,去累積、發掘這生活聚落的價值,這個價值我們嘗試透過文宣,甚至花很多心血來做聚落的體驗,很高興看到小朋友家庭自己,尤其大學生從沒有炊事的經驗,竟然在大灶廚房燒柴火,同學互相合作採買、炊煮,汗流過之後大家席地而坐一起享受美食,我覺得這是很可貴得地方。

      我們來看『水碓』,其實是老祖先的智慧,它透過水力的槓桿原理來舂米,這部份是因環境的關係。

      『水碓』這地方是典型的客家聚落,很可惜因為一些誤解、對歷史方面不瞭解其中的淵源,所以希望大家對自己生活的社區應該多些認知,有認知才能有作為然後將它發揚。

      相信水碓接續在各方努力,以目前而言,其實已先啟用公園綠地的方式保存,可是我們保有些許空間來一起努力,但如何把在地文化一直永續保存下去,傳給後者接續到下一代,這是我們當代的責任,如果這一代不做下一代會怨你,因為都消失了,希望透過各個活動來親自體驗、認知,我相信『水碓』有不同的價值,每一年有不同的解讀,而這部份你會感受得到,希望大家不要吝嗇,發揚出去。

      江慶洲,是土生土長的水碓社區子弟。在外求學 工作多年,10年前,因為社區的土地官司,以及鎮南專案的關係,他決定先擱置資訊管理的本業,專心投入和搶救他生長的環境。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公民記者大姐Lotus編輯攝影製作2012/10/23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lai150 (未驗證) ・ 2012/10/24 08:54

      大姐lotus
      很棒喔!觀察入微

      大姐lotus (未驗證) ・ 2012/10/25 16:38

      In reply to by lai150 (未驗證)

      Dear lai150:您做了非常棒的報導耶。很樂意與你分享建雄老師教課時告訴我們做為記者的四大撇步:
      (1)多觀察
      (2)常思考
      (3)有熱情
      (4)不畏懼
      感謝回應!

      阿洲 (未驗證) ・ 2012/10/24 09:06

      感恩大家透眠後製,尤其在九九重陽大日子,更特別有意義!

      小注:清洗爐灶排水孔;另一說法:大灶清洗大鼎時的撥水孔...是用撥的!

      大姐 (未驗證) ・ 2012/10/25 16:48

      In reply to by 阿洲 (未驗證)

      Dear阿洲:謝謝你珍貴的圖片豐富了報導的內容,我一直認為關懷、落實故鄉地方,擇善固執地投入和搶救生長的環境的你,是不會孤單的!

      大姐lotus (未驗證) ・ 2012/10/25 17:01

      In reply to by 建雄 (未驗證)

      帥雄老師:跟了五場踹拍,受惠的其實是我,【新竹綠市集、苗栗灣寶、宜蘭蘭陽博物館水生態池、台南公親寮歷史人文、台中水碓歷史聚落】,各有特色都有濃濃之在地情令人感動,值得深入探討與關心,謝謝各位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