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橫25禁地(上)
還記得被921地震,震得柔腸寸斷的中橫嗎?
又為什麼準備在2004年7月15日全線通車的中橫,竟不敵一場「七二水災」,而被迫暫停修復至今呢?
中橫通與不通之間,到底受什麼影響?又由什麼來決定呢?
中橫在中斷7、8年之後,去年12月,大梨山的居民到立法院陳情,要求政府給他們一條回家的路之後,今年7月15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到中部LongStay,也開出要讓中橫打通的支票,讓中橫該不該復建這樣的公共議題,一旦碰上選舉之後,往往選票計算多於專業考量。為了解中橫現況,本節目在7月底深入中橫,為觀眾帶回第一手紀錄。
翻開中橫的開發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台中縣和平鄉鄉長陳斐晏告訴我們,中橫還未打通之前,日本人為了方便到部落來管理原住民,已經在這裡開出一條便道,這條路在當時又稱為「理蕃路」,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之所以會動工興建中橫,除了有「促進東部發展、安置榮民、改善原住民生活、開發山林資源,還有增進國防安全」五大任務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台電將水庫蓋在大甲溪流域,讓世居在這裡的泰雅族原住民,受到很多的限制與生活上的改變。
至於中橫動工的時間是在45年7月7日,參與開路的榮民有1萬多人,中橫可以說是由這群人以徒手、血汗、生命換來的;此外,還可以從蔣經國親自視察中橫19次,看出這條路當時受到重視的程度。 民國49年5月9日當時的行政院長俞鴻鈞在主持通車典禮時,還以「全線地段,海拔過高,峰巒起伏,林木蔽天,在長達數百里的無人地帶和原始森林中,進行開路工作,處處要鑿山渡塹,披荊斬棘」來形容中橫的險崚,所以中橫在五○年又被視為是「人定勝地」的代表。但經過40多考驗的中橫,最後卻躲不過九二一地震與七二水災,帶來的災害,不得不在2004年暫停修復。
但所謂的中橫8年不通,其實只說對一半而已,又稱為「台八線」的中橫,由台中縣東勢大橋開始,經過天冷、和平、谷關、德基、梨山、大禹嶺到花蓮,全線190公里。目前無法通行的只有谷關到德基之間的25公里,影響所及是往返於台中到梨山之間居民,平常可能只要1到1個半小時路程就可以到達,現在要用另外的3條替代道路,比過去多花4到6倍的時間。至於東勢到谷關;梨山到花蓮之外的160公里,一般民眾仍可以通行無阻。
九二一發生之後,為了搶通中橫,交通部提出3階段修復計畫:
第一階段89年1月18日完成,總經費是17億元,主要是用來做坍方道路緊急搶通工程,完成之後供公務、工程、學術單位研究使用。
第二階段修建作為地區使用管制公路,在93年6月30日完工,經費是5億元,原定在7月15日要全線通車。
第三階段是永久復建經費約60至90億元之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