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不夠專業?
太多的剪接、過多的取捨,美妙的配樂,表面上雖然比較吸引人,卻不太妙,因為公民記者的素民觀點難免受到技巧訓練而成為障礙,為了枝節外的目的而犧牲部分內容。
公民記者不夠專業?
Peopo 將在五月二十七日舉辦一場公民新聞論壇,新頭殼這個網路媒體平台則捷足先登製作了一個一小時的節目,邀請三位來賓對談,三位的論點都很精彩值得諸位花一小時全程收看,尤其邱家宜的平實分析。全程很重要,因為某些論點如果你只聽到局部發言或許不會同意。527論壇如何超越這個內容,提供更多可貴的參考值得期待,也是個考驗。
很多專家在討論公民記者時難免都會提到專業不足、或深度不夠的問題,最近更有人倡議『集體創作』以便讓報導更完整、更值得信賴、更有可看性。Sadapeopo完整的報導了Peopo影像研習營,中南部幾位很活躍的公民記者菁英幾乎到齊,相信趣味和學習上都大有收穫。
電視上的歌唱比賽,常聽到很精彩的演唱卻被評審說成有餐廳駐唱的『油氣』。所以專業是否為公民記者的追求目標,值得懷疑。洪通、林淵如果加給他們藝術的『專業』訓練,到底是會提升他們還是毀了他們?會讓他們靈感泉湧還是不再創作。Sadapeopo 的第一手報導總是在第一時間提出來,畫面看似不夠專業卻是真實呈現,台南晃瑞光的一鏡到底也是如假包換。太多的剪接、過多的取捨,美妙的配樂,表面上雖然比較吸引人,卻不太妙,因為公民記者的素民觀點難免受到技巧訓練而成為障礙,為了枝節外的目的而犧牲部分內容。
當阿公照顧孫子有個心得,童言童語就是一種童趣。任何事務都值得學習,不要讓學習所得成為框架、限制了個人特質和發展。集體創作也是很好的學習,但是如果集體成為常態,他是否還可以稱作公民記者就值得探討。Sadapeopo影像研習營記者感言當中,落山風、單車小賢、酷酷嫂以及 5-5導演的結論都值得深思。
http://www.peopo.org/cesroc/post/56358『幸福加油站--美麗新視界 公民記者算記者?』 楊志彬強調對話,其實Peopo的回應欄就提供了這個對話的舞台,對話的重要性會被他一再提出可見對話確實不足。這個不足和國人的個性有關,這個社會沒有公開表達意見,尤其是和別人不同的意見,的習慣。即使楊志彬本人雖然點出了對話的必要性,卻也不見他針對 Peopo 上的報導有過什麼示範性的直接對話來供公民記者參考。這不是對楊志彬的批判,而是認同他說的對話的重要性,因為他確實很困難。
凡事好還要更好 卻不能太好,『有點』超過就因為太多了一點,
因此公民記者只要靜心觀察、真心報導,無須對於專家的批評過度在意而過度化妝,甚至失去自我。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0/5/23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