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回收循環利用 慈濟與民共實環「寶」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日常塑膠品 製造約二十萬噸垃圾

OS

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塑膠製品,像是塑膠袋、飲料杯及寶特瓶等。你知道嗎?根據環保署2021年統計資料顯示,一年廢塑膠容器約20萬噸,是回收類的最大宗。這些塑膠除了送去焚化爐,另外則是送到回收站進行回收再利用。

 

標二:慈濟環保站 人工分類不馬虎

OS

在嘉義慈濟環保回收站裡,志工們將琳瑯滿目的回收,依據玻璃、紙類、鐵鋁、3C以及塑膠進行初步分類。

 

 

BITE 慈濟嘉義環保站志工 黃麗琴

PP、PE要給它分開,有的有彈性,像這有彈性,像這都沒有彈性。

 

OS

志工以人工的方式,分辨PP及PE,PP光澤度亮較透明,PE則相反,而PP的觸感較PE硬。

 

OS

2021年,廢塑膠回收量,PP及PE,就有約8萬噸,可見生活中塑膠無處不在。

 

 

標三:塑膠製「黃金」 垃圾再循環

OS

將寶特瓶拆解之後以瓶身顏色分類,將不能用的寶特瓶排除。只留下可以製作紡織品的寶特瓶。

 

BITE 慈濟嘉義環保站志工 黃旭廷

像這種塑膠瓶,它會做成塑膠粒,然後塑膠粒會做成拉絲,然後拉絲變成我們的衣服。

 

OS

最後由大愛科技工廠將寶特瓶做成,衣服、毛毯、環保背包、後背包、護腕。慈濟也將這些循環物品,送往國際發送給需要幫助的國家。

 

OS

塑膠雖然能夠再利用成循環物,不過,民眾若能減塑,減少使用寶特瓶、塑膠袋及飲料杯,才能真正實踐環保愛地球。

 

記者邱資馨 陳品諭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2,091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2,433
推:
0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2,466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2,042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2,790
推:
2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2,080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1,705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3,594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1,593
推:
0
回應:
0

塑膠回收循環利用 慈濟與民共實環「寶」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86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86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