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9
育英姊我原本不認識
2013年在我台南稻田第一次下田刷雜草
當天她穿雨鞋來還在田裡跌得很狼狽
沒想到這一跌讓她腦裡有了新靈感
她到台東鹿野買田種樹種水稻
原本她住高雄三鐵共構區
每周末都去逛百貨
她曾說百貨如此近不用買保養品 光是免費試用就用不完
如今農耕7年多
不用再吃憂鬱症的藥
她還學會蓋大灶 竹管屋 近日正在自己做土磚蓋資材室
她說鹿野有一批和她一樣的外來移民
自然而然形成一個生態村
彼此換工互相幫助
她還常參加當地部落的活動
原本幾個部落辦桌都是紅色塑膠部和免洗碗筷
在她和朋友常常影響之下
如今也有改變
她們組成一個虛擬的合作社
例如我家今天煮什麼有多做一些
標價或以物易物互相分享
看到台東市有一個豆腐店很棒但是快要倒
她們用共構的力量支持
並請其中一位剛好從台東上班回來載回豆腐
諸如此類
原本退休兩夫妻期待自家兒女的陪伴
然而現實是年輕人工作忙碌
原本她落空的期待如今被更溫馨的人情和豐盛的大自然包圍
小小的一步持續做
不僅改變鄉土 也會改變自己和很多人的人生
推薦書<<這個世界爛透了,我們動手做個好的吧!:勇敢行動、發揮影響力的五大原則>>
後記
南下除了聽到育英姊7年多的影響力
火車上隔壁太太分享她如何在家族發揮影響力
她會常常主動邀其他九個兄弟姊妹回苗栗老家 2樓層的木屋
平常有放棉被在老家
請當初照顧媽媽嫁到當地的看護三不五時幫忙洗棉被
因把她當家人
所以不是給工資
而是給一些貼心的禮物
自己和妹妹也會帶一些菜回家一起煮
她說爸媽從小教育是如果有好吃的東西,要想想還有誰還沒吃,不可以自己吃光光,要關照他人
所以爸媽走了之後
她和幾個兄妹主動簽放棄
將苗栗的財產給陪伴爸媽最多時間的弟弟
住樹林的她也常親手做客家菜包給老家弟弟一家人
弟媳會三不五時打電話「一段時間沒吃到,什麼時候要再來?」
她說:家族去餐廳吃大餐固然方便
然而「家」用心維護是不一樣的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