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裝立大功 迷你商品勢不可擋

文字-A A +A

【記者孫敏嘉/中正大學報導】

  你是否曾注意到許多的美妝商品除了正常的規格外,還出現了迷你型的包裝?隨著經濟不景氣,消費者對花費更為精打細算,以往的迷你商品是以開架商品居多,現在,連專櫃品牌也跟著推出。外表就像正常規格的縮小版一樣,迷你商品以小而精緻、較正品低價格的姿態進軍市場,藉以提高更多顧客花錢試用的意願,進而增加正品的購買機會。

許多美妝品都推出了迷你包裝。記者孫敏嘉/攝影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曾光華表示,經濟不景氣下,荷包緊縮會讓消費者更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為了降低購買後才發現不適用的風險,迷你商品的低價格便成為消費者願意嘗試新產品的契機,購買過迷你商品的林岱樺就說:「因為價格較便宜,下手前不會猶豫太久。」這樣的行銷手法,除了帶動親友間的分享外,購買者也間接替廠商將產品散布出去,接受親友分享的人,便會優先使用該項產品,降低購買其他商品的機會,使品牌達到「卡位」的效果。

  迷你商品另一個的特色就是他的容量。小巧的瓶身方便隨身攜帶,也很適合旅行期間使用,同樣大小和一般免費的試用包相比,又有更多容量可以完整試用。曾光華說,迷你商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試用機會。雖然市面上也有許多免費索取的試用包,但是兩者的概念並不相同。免費的索取包,大多是新出來的產品,還需要依市場反應去做調整與修改;迷你商品則是已經販售於市面的產品,品質有一定的穩定度,是以讓消費者感覺較優惠的價格,去開拓新客源。

  然而不少看似便宜的迷你商品,在將容量換算成正常規格後,單價並沒有比較便宜,反而還貴上一兩成。迷你商品的容量雖然不多,但要是發現不適用,丟棄的量也相對比一般免費索取包更多。另外,和正品規格不同的小包裝,其實也代表了更多的垃圾。除非這樣的瓶瓶罐罐可以被重複填裝使用,否則被丟棄就是增加更多的資源浪費,尤其是在包裝外觀下了不少功夫的專櫃品牌,成本也會相對的提高。

  有趣的是,包裝品質的精緻程度,通常會成為女性選購迷你商品的主因,一般來說女性比較感性也比較愛「美」,除了喜歡購買「美」的商品,還希望別人可以將商品和自己做一個連結,證明自己的品味。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劉承妍說:「迷你商品外觀精緻,還保有原包裝的外觀,雖然容量小,但有類似正品的樣子買了也會很開心。」而男性通常會以品牌與價格為優先考量,相較於外觀,更常去分析自己所要購買的品牌是否值得所標的價格。

  迷你商品的卡位戰,成功地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甚至還有品牌因此拉抬了正品的業績。不過,低價格還是吸引目光的第一關鍵,要是不夠便宜,縱使再精美的包裝或是再高貴的品牌,還是刺激不了買氣。另外,消費者在選購嘗鮮的時候,可以事先多做功課,看看別人的試用心得,以免購買太多自己不適用的商品,花了冤枉錢又造成資源的浪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46則報導
2,215則影音
58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9

減糖好習慣 健康樂生活

2024-10-28
瀏覽:
2,793
推:
0
回應:
0
2:55

以我的名字呼喚我 手語名的故事

2024-10-28
瀏覽:
2,846
推:
0
回應:
0
2:35

回憶中的美味 鱷魚餐包與傳承

2024-10-28
瀏覽:
2,612
推:
1
回應:
0
2:54

詩情畫「憶」 享受朴子文化底蘊

2024-10-21
瀏覽:
2,829
推:
0
回應:
0
2:44

嘉義青年攀樹看世界 樹木如人生

2024-10-21
瀏覽:
2,671
推:
1
回應:
0
2:59

信仰與文化交織 府城迓媽祖

2024-10-21
瀏覽:
3,490
推:
0
回應:
0
2:49

學校門前有坑洞 路面狹窄藏危機

2024-10-07
瀏覽:
3,649
推:
0
回應:
0
2:57

舊市場新生態 全臺最美市場

2024-10-07
瀏覽:
19,809
推:
1
回應:
0
2:49

紙紮與大士爺 神秘的力量與技藝

2024-10-07
瀏覽:
22,576
推:
12
回應:
0
2:55

菸蒂不落地 垃圾變小確幸

2024-09-30
瀏覽:
15,142
推:
1
回應:
0

小包裝立大功 迷你商品勢不可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051篇報導,共13,12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051篇報導

13,12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