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讓旗山血脈暢通-好好整治旗山大排

2012/06/19 14:45
3,870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旗山人對旗山大排的印象,一般都是較無感覺的,而且是視而不見,只是在其周圍的住家,隨著樹木雜物堆積淹水和髒亂以及危險性的警告外,才能感受到什麼是大排。旗山大排共有六條,第六大排發源在鼓山丘嶺南邊山溝,經頂好社區過旗南路,流經旗山國中前面圍牆邊,再從三菱汽車保養場邊穿過中華路進入旗山溪。但前五條大排可不是如此單獨排水系統,而是一起匯流至溪底啊成為旗山大排,再流入旗山溪〈楠梓仙溪〉中,它的唯一出水口在現在的第五號水閘門處。這樣看來,旗山市區絕大部份的排水量,含鼓山頂南北延展山脈之雨量及旗山圳溢出之水量,皆由第五號水閘門處流出。

 

照片

之前尊懷一直告訴公部門,第五號排水口處不能建第五號水閘門,附近的里民也贊同我們的看法並反對蓋水閘門,但公部門卻認為花錢是可以消災的,並說蓋了第五號水閘門後旗山就不會淹水,而且採取未和社區聯繫先發包的策略,逼著里民不得不接受事實,於是在民代和政府的推波助爛下,蓋了第五號水閘門,造成旗山治水工程的一大內憂。之後下大雨時,常見到狂奔雨水在第五號水閘門處打轉,水閘門無法適時排出水量,逼著第七河川局帶來了四部抽水機侍候,還是無法達到效果,造成竹峰寺附近會流處淹起大水來,變成未做水閘門之前是下游淹水,做了水閘門之後,則轉成上游淹水!尊懷曾經提出不能做水閘門,若怕雨水倒灌進入,則根本之道是要疏濬旗山溪,讓旗山溪河床低於大排底的高度,因為只有在水量太大超過大排底的高度時,才會逆流而上流入大排,而且這些雨水也都來得快去得快,不會造成旗山淹大水。尊懷再建議若講究需求,設抽水站才是正道,避免抽水機受淹水衝擊,才能適時地解決淹水問題。但是公部門卻不願意來做,直至縣市合併後,高雄市水利局才花上9898萬經費,蓋了抽水站,並計劃5月份試車,但一樣維持4部抽水機而已,若下大雨來時,第五號水閘門的阻擾及旗山溪疏濬不足,抽水量是否夠,旗山人可要睜亮眼睛,注意水災的發生及做好防範準備。

照片

觀看整個大排,其實就是一條旗山大排而已,其他四個大排皆為其支流,它們的交會點都在市區住家旁邊,而且絕大多數已做水泥駁坎,及採用溝中溝的排水結構搭建,無法留住生態,易造成髒亂,且寬度和深度不一,一有溢堤,便會馬上威脅到住家。長期來公部門並沒有在關心大排流域的問題,髒和堵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於88風災後才獲得正視,現雖已做了些疏通,但還是無法能做好髒和沿岸的丟棄物及樹木掉落的管理。

照片

第一條大排支流的發源地在和春技術學院前方,公部門在河床上蓋起活動中心,卻將入水口窄化,且以相互交替的攔砂壩及向下開孔疏通水量為之,其工程之粗超和簡陋,讓人為之嗤鼻。如何讓入水口水文經緩衝後再流入大排,應為當急要之,而且如何維護自然和美化讓人飲水思源,正是整頓大排防洪的必備工程啊!其他大排的發源處的水土保持也都是需要要如此規劃,不能說這是水土保持局的工作而放任不管,高雄市政府已信誓旦旦說要啟動綜合治水平台,採用跨部會整合治水的理念,高雄市水利局不能自打自己嘴巴啊!

照片

第一大排沿著鼓山丘嶺北端順著延平路向右過了旗文路、中正路和旗甲路,和發源於鼓山丘嶺中段靠北山坡下李家老宅後方的第二大排,相會於竹峰寺的左前方,再繼續往南流與順勢東流來的發源於鼓山丘嶺中段萬順墓園和義德街附近附近山溝的第三大排,在過了竹峰寺後右前方溪州醫院後方交會,到此大排蜿蜒美麗,尚有吳郭魚群出沒,水質尚可,但此處匯流水後渲洩不足,成為易淹水地段;再往東向南流後水質變差,成黑水和發臭難聞,及至米堤咖啡簡餐處,穿越延平路,繞過洪家老厝沿著中華路穿過華中街進入溪底啊。這一段在鎮公所後方不是兩旁高樓大廈或是野地無人管哩,以致於常有垃圾、樹木、雜物與土方堆積,也是造成淹水的原因之一;另第四大排則發源於鼓山頂西段城隍廟附近山溝,穿過旗南路進入旗山老街,成為連接仙堂和旗山戲院的旗山堀江商圈,和旗山老街形成十字型黃金交叉,將整個旗山市區串起來,擴大了旗山繁榮的基礎,於民國50年代盛況空前;而第四大排順著天后宮、福德祠一直流到延平路324巷底,再和前三大排匯合向南,流入旗山最低的溪底啊,過復新東街和大同街後轉東進入旗山溪。旗山大排是上天賦於旗山這小鎮一個優質的內涵,南北全程大約3公里,是串連旗山文化、歷史的關連,如今髒亂、淹水、水泥化已威脅到整個旗山的發展,現正受88風災敲醒,過去與住民親水互動的環境,受到整個社會變遷和功利短視及過度開發、冷漠環境使然,使得旗山市容欠缺的是水域的活絡,正需要政府和民間來關心和勇於解決,旗山人可以找回原來大排的風貌,讓親水環境健康起來,讓旗山的水脈活絡起來。所以綜觀旗山大排,不僅是旗山朝向健康、乾淨、樂活城市發展的關鍵,而且也是要負荷大半旗山市區的雨水,也因為如此,水就自然成為凝聚彼此情感的黏著劑,猶如帶著旗山人的心情和情感流向旗山溪,告訴旗山人大家彼此要互相關心,讓水域的情感交織起來,才能活絡你我的心房,點亮旗山,形成一個有人文關懷的健康城市。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