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學園區的悲歌
新竹科學園區,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都是台灣人心中的賺錢寶地,曾經的員工配股,三節獎金,福利政策都讓人頗為羨慕,但是面對台灣經濟衰退,現在的科學園區,是否依舊如此呢?
筆者的母親,從1994到現在已經在竹科工作了18年了,而筆者,也在08年曾短暫到園區打工,這三年多的轉變,真的讓人感到非常錯愕,三年以前筆者曾在竹科當契約人員,不負責操作機台的月薪也頗讓人接受,是不少外籍新娘,二度就業,學生打工的選擇,當時還蠻多人稱讚契約人員這個策略很得民心
但就在金融海嘯來臨時,台灣的科技業受到大幅度影響,出現第一波無薪假,而竹科各公司的福利,也慢慢越來越少,而剛剛提到的契約人員,就成為這波金融海嘯最先的犧牲者,和約期限一到,各自離去,公司不再續約
公司沒訂單,面對著空蕩蕩的生產線,有的公司開始了無薪假,或是安排正式員工去掃廁所,打掃環境,這次的舉動,雖然無奈,但對於那些對於公司很有歸屬感的員工來說,共體時艱,陪公司歷經風雨是應該的,但不可避免的還是有人離開了
漸漸的,台灣經濟稍有起色,訂單慢慢回穩,員工們期待著回復往常生活,但有些公司,卻老是跟員工說公司還在賠錢,公司現在有困難等等理由,讓員工該有的福利沒回來,而員工們大多數卻還是接受了公司的理由,因為,他們在公司已經待了十多年了,孩子也慢慢大了,而養大孩子的錢,都來自這間現在正處於"艱難"時期的公司,對於這些讓他們付出青春,血汗的公司,他們也有著很深的歸屬感,所以他們默默承受了
但或許是這些舉動,讓公司感到有利可圖,訂單少了,但支出也相對的少了,因為縮水的員工福利,讓公司看到了些利益,而員工們,不論老少,也只能接受了,因為面對眼前失業率,大家,只好認了
而到了2012的現在,或許世界末日不會到來,但是對於老員工們的悲哀,才正要開始,許多經歷過金融海嘯的公司們都變聰明了,或許是曾經發出去的遣散費讓他們感到心痛,亦或是公司真的困難,對於這群年齡高,年資高,年薪相對於新進員工高的三高老員工們,他們選擇了另一種模式對待
現在這些"聰明"的公司,在福利縮水後又默默的玩了一招叫作調人的把戲,把那些十幾年來都在同個工作環境下的老員工,紛紛掉離原單位,甚至調到不同廠區,讓這些已經四、五十歲的阿姨們,重新學習,學習面對新的機器,新的環境,新的人群,卻又給不了多長的培訓期,甚至有人不只被調了一次,這對他們來說,甚至比尋找新的工作還壓力大,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在某一天,會不會又再被調一次單位
或許對於很多讀者來說,調職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這群普遍只有高中畢業,年齡又四、五十歲的人們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大挑戰,因為到了新的環境下,他們面對的往往都是25~35歲的員工,溝通上自然有代溝,也因為記性不如年輕人,而被視為跟不上時代,所以這些老員工,往往都承擔著很大的壓力,而這群老員工,往往都是把所有艱辛往自己肚裡藏,拼了命的去適應,拼了命的在工作,因為,他們年資高了,想忍一忍,看能不能撐到退休,但能度過這一關的老員工往往都是少之又少
是的,這一招,許多公司贏了,他們用這手段讓許多老員工們"自動"離職,省下不少的遣散費,也替未來省下了許多退休金,但是這些手段,不知道寒了多少人的心,台灣不是以人情味出名的嗎?
生在新竹的筆者,周遭許多叔叔阿姨甚至朋友們都待過竹科,從小時候聽到時的嚮往,到實際參與後的略為了解,到了周遭人們所遇到遭遇,對於我這個快要出社會的大四生來說,真的是讓我很感慨,也很憤怒,這群台灣中生代的人民,嚮往的是穩定的工作,出名的是默默的付出,曾經的台灣,是由這群人所撐起來的,但他們得到的回報卻讓人心酸
台灣人往往有個印象,就是新竹沒有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觀光景點,除了米粉跟貢丸之外,最出名的就是科學園區了,曾經,這也是我們新竹人的驕傲,但是,現在這個驕傲卻似乎成為了一首悲歌,這首歌唱的內容充滿著無奈,無解,以及無言以對,他們似乎除了承認自己能力不足外,好像沒有別的選擇了
在現代倡導創意與創新的時代,中生代的叔叔阿姨們紛紛讓位給新一代的年輕人,而我們走的道路,卻是他們用他們的青春所開拓出來的,我最後只想問一句,老闆們,你們做的這個選擇,不會後悔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