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 蔡憶雯「給」出富有
【記者戴佩芸、張嘉恩∕專訪】「『少』不是貧窮,能『給』才是富有。一切就從自己的心開始,誰都可以成為印度小孩的下一個天使。」個頭嬌小的南華大學傳播系馬來西亞學生蔡憶雯,緩緩道出她今年暑假隨佛光山前往印度參加「心心相印」公益之行時的點點滴滴。
從蔡憶雯的支詞片語中,讓人隱隱感受到印度的炎熱,和印度帶給她人生許多不一樣的體悟。而那趟印度之旅,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也悄悄烙印在她的心靈深處。
佛光山舉辦的佛光青年第三屆「心心相印」印度公益旅行,為期長達二十二天。
經過長途跋涉,搭乘四個多小時的飛機還要轉機、不斷的轉換交通工具, 終於到達印度。一走進市街,映入蔡憶雯眼簾的一幕是,印度的火車站有很多衣不蔽體的小孩子坐在地上,肚子因為營養不良而明顯腫大,臉上骯髒,又有無數的蒼蠅在身邊,睜大無辜雙眼看著這個世界;而另一邊,是一對衣著光鮮亮麗,坐著車,又有僕人接送的少爺。
凝視拍著車窗的印度孩子,苦苦哀求著,大聲呼喊,奢求那一點希望的無助眼神,蔡憶雯心疼不已。巨大的貧富落差,看在她的眼裡頗為不捨,忍不住想大喊:「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個錯愕,也不禁讓她感覺到其實自己是非常幸福的。
初抵達印度時,蔡憶雯水土不服,經常拉肚子、發燒、嘔吐。雪上加霜的是,印度當地許多事情都很不方便,隨時都有停電危機;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被印度人奉為神明的「牛」,經常在路上逗留,造成大巴士卡在牛
糞中動彈不得,還嚴重塞車。
「心心相印」活動目的,是帶著物資和滿滿的希望到印度偏遠地區,從事教學和關懷,與當地的小沙彌和育幼院小孩童相處在教學互動的過程當中,那些孩子每一個無不睜大眼睛的看著。蔡憶雯最感動的時刻是,在「賤民村」指導孩童們刷牙,看見拿到孩童綻放燦爛的笑容的那一剎那。
賤民村非常貧窮,小孩沒受過完整的教育,不懂得什麼禮儀,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就不斷的往前擠,想要看得更清楚,就只能不斷的大聲嚷嚷。
讓蔡憶雯印象深刻的就是,她讓三十多個孩子在她身邊圍了大圓圈;教課時她隨興的拿出顏色紙還有蠟筆,在物資缺乏的當地,那些孩子恐怕連紙都沒看過,原本圍得好大的圓圈瞬間縮小,個個爭先恐後的前去搶奪,連原本在後面觀看教學的父母親也加入行列。這時,她的腦袋突然閃現一個疑問:「我們會為了小小的蠟筆、貼紙、漿糊,甚至是一張白紙,而衝上前搶到你死我活嗎?」
某個傍晚,在日落的照射之下,蔡憶雯和一群小孩童們玩「老鷹捉小雞」,在嬉戲當中,她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童年。看著他們小手上拿著親自做的小卡片,上面寫著她的名字,以及稚嫩純真的臉頰透著發自內心的笑容,讓她覺得自己又再年輕一次。
從盪鞦韆和玩翹翹板,蔡憶雯見證了人性真誠的一面。她深深體悟只有願意放下身段,深入當地的文化或是教育制度,甚至是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發現,「外表亮麗的草莓,有它悲哀之處;不敢靠近的臭豆腐,只要你願意狠狠咬一口,必會發現「其實閉上眼睛,用心接受原味才是最真的口味」。
「如果有機會,我仍會持續參加佛光山舉辦的公益活動。」蔡憶雯很開心能從活動中讓她懂得去改變自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