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兩難 流浪貓何處去
【記者蔡正芸/嘉義報導】
民雄鄉金興村有位婦人飼養了許多貓,搬家後無法帶走所有的貓,便放任十多隻的貓四散在村裡。然而,搬家之後婦人會定時回來餵養貓,造成貓咪們仍在固定區域內聚集。每到貓的發情期,夜裡便嚎聲四起擾人睡眠,四處大小便也造成環境髒亂,影響了附近的居民。
白天貓多躲藏在車底或防火巷中。 記者蔡正芸/攝影
當地民眾表示,婦人會在夜裡來餵貓,將貓罐頭或是魚市的殘渣放在車底,曾經有人勸阻,但情況依舊。原本住在婦人隔壁的居民表示,婦人餵貓的行為很有愛心,可是這樣會造成困擾。獸醫劉文禎指出,貓咪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情,每次發情約持續一週,期間夜晚會整晚發出叫聲。當地民眾張小姐說:「很吵啊,很像嬰兒在哭。」而野生的貓沒有結紮,任其繼續繁衍,問題將會更加嚴重。
當地居民抱怨,貓會翻攪居民栽種的盆栽,還四處大小便。但即便貓已經對當地居民造成困擾,但是生命的重量還是大於生活上的不方便,「如果貓抓走會被弄死的話,就讓牠們留著吧,來了趕走就好,不然能怎麼辦。」居民無奈地說。
雖然有接到民眾的申訴,但是環保局也只能針對環境衛生的部分進行清理,並且通知當地公所加強衛生把關。環保局王約僱指出,環保局不能捕捉貓咪,一來因為貓咪行蹤不定,難以捕捉。二來後續的處理也是問題,嘉義並沒有貓咪收容中心。
嘉義縣的動物收容中心,目前設備以收容狗為主,所以對於流浪貓也愛莫能助。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動物保護科蕭技士表示,對於民眾餵養野貓行為,這是兩難的情況。讓貓咪溫飽固然好,但是對於不喜歡貓的人就會造成困擾。但是他並不鼓勵這樣的行為,因為貓太多會造成環境髒亂,還會影響交通安全。
嘉義對於野貓的問題,目前無法進行管理,只能被動的清掃環境。民眾除了驅趕嚇阻外,有一種貓咪趨避劑<註一>,使用了之後貓不會靠近一定的範圍,但等一陣子貓咪習慣後就無效了,劉文禎強調。
野生流浪動物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最終原因還是出現在人類身上,除了以認養替代購買,養了寵物之後不隨意放生,並且確實替寵物結紮,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註一>貓咪趨避劑:利用貓咪不喜歡的味道,使貓咪遠離使用區域,達到嚇止入侵的效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