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愛面對失智症 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2011/09/24 23:05
2,574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記者呂昭德/嘉義市報導)每年9月份是失智症月,隨著高齡人口越來越多,老年人的疾病更需受關注,其中又以失智症最難臆測,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指出,全球每7秒鐘就會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於早期失智症的認知,並給予失智症患者、家屬支持,嘉義基督教醫院、滿榮醫護基金會、保康基金會附設保康長照中心24日舉辦「2011國際失智症宣導活動」,邀請保康長照中心住民、家屬與社區民眾一同認識失智症,活動中並安排簡單的團康與記憶遊戲,促進長輩與社區民眾互動,並邀請嘉基院長特助林茂安分享個人生命故事,透過林茂安的分享,鼓勵照顧長者的家人們,也能陪同長輩們一起回憶過去的故事,透過懷舊,提升長輩組織能力與自信。

嘉義市社會處副處長張元厚、嘉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蔡忠斌等來賓,也出席與長輩同樂。蔡忠斌指出,每個長輩對於過去的記憶總會有一段是特別深刻的,嘉基的創院院長 戴德森 醫師晚年罹患失智症時,雖然已返回美國,卻曾在半夜走出家門,想要回「嘉義」看病人;雖然因為失智症本身的特殊症狀,常為家庭帶來衝擊,但若能提升對失智症的警覺度,儘早讓長輩接受治療,延緩退化速度,也能降低對家庭的影響,更是辦理本次宣導的重要目的。而在照顧失智症的長輩中,家屬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長輩最重要的支持。

今年85歲的馮伯伯,10年前被發現罹患失智症,馮太太說,原本伯伯在情緒上便有些暴躁,一直以為是精神上的疾病,但後來在情緒上更加失控,經常發脾氣、無理取鬧,更有嚴重的記憶力退化,經過醫師診斷,才發現原來罹患了失智症。10年來因為擔心他走丟,無時無刻都陪在長輩身邊,過程中最難克服的除了生理上大小便失禁外,在情緒上更會出現幻想、發脾氣等症狀;更令她擔心的是自己也已72歲高齡,在體力上漸漸無法負荷,於是選擇讓伯伯入住機構,但令人慶幸的是伯伯在意識與情緒上都越來越穩定,自己身體照顧上也較輕鬆。另一位曾經照顧失智症母親的 劉 太太也分享,家有失智長者對家人來說都會覺得辛苦,但主要照顧者切莫給自己太大壓力,應當適時的紓壓與找到情緒出口,才能面對照顧之路。

為提高社區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保康長照中心也於活動中播放失智症宣導影片,提醒民眾提高對於失智症的警覺,並以趣味性的翻牌配對記憶遊戲,活化民眾的記憶力,主辦單位更設計簡單的猜拳遊戲,讓社區民眾與中心長輩互相pk互動。嘉義基督教醫院 社區健康部副主任洪錫隆表示,希望透過這些簡單的遊戲與概念,提升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與警覺性,並能友善的面對這項疾病,打造友善的社區。

圖說:社區民眾與長輩一同玩猜拳遊戲,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