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邁向未來的關鍵力量
青年是社會和國家發展的未來基石,教育與技能培養則是青年得以實現個人成長的關鍵。根據聯合國2021年的報告,發展中國家的青年(15至24歲)佔全球總人口的16%,其中多達9成的青年住在發展中國家。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青少年面臨著偌大困境:高失業率、教育資源短缺以及社會參與空間有限。這些挑戰使得許多年輕人無法充分發揮潛力,甚至陷入貧困和社會邊緣化的惡性循環。青少年所需要的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挹注,更需要一個能夠激發他們學習動機和潛力的環境。
在挑戰中孕育希望
在史瓦帝尼,72.9%的人口尚未滿35歲,使得該國的青少年問題顯得相當關鍵。儘管當地已有不少致力於青年賦權(Empowerment)的非營利組織,但多數專注於創業或職業技能培訓,較少關注青少年的學業動機和學習支持。史瓦帝尼家扶中心的計畫是以激發學習動機、提升學業成績,以及社會參與為核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規劃未來;並透過學習夥伴機制、社區服務及多元技能培訓,全面提升他們的能力。
單車計畫:引入新媒介,注入活力
自2019年起,社工每年走訪不同社區推廣單車計畫,成功吸引了各種背景的學生參與。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環境,許多人缺乏家庭支持,有些甚至曾經遭遇遺棄或忽視的困境。雖然他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有著共同特徵:渴望突破困境,尋找充滿希望的未來。
起初許多青少年對騎單車充滿興趣,卻又心存畏懼。然而在社工的鼓勵與支持下,他們勇敢挑戰自我,最終皆掌握了騎車技巧,看似簡單的活動成為他們建立自信的重要一步。整年度共有15堂課程,涵蓋自我認識、同理心、問題解決等主題,結合單車安全演練與社區服務等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理論與實踐的鍛煉下全面成長。每堂課不僅傳授知識,更激發他們面對挑戰的意志,讓青少年在這些活動中獲得極大成就感和自信心。他們學會了如何面對恐懼,並且勇於挑戰自我、突破個人極限。
學業輔導:重燃學習的希望
在計畫當中,還有一群大學生每月輔導國、高中學生的課業,特別針對數學和科學等科目。這不僅幫助國高中生在學業上取得進步,還讓大學生體會到「教學相長」的真諦。在分享學習心得和解釋難題的過程中,大學生對於基礎學科的理解也加深了。
藉由這項活動,參與者的學業成績顯著提升。國、高中生的平均成績提高了11.23%,尤其數學和科學科目的進步最為顯著。這些進步是國、高中生不斷挑戰自我、堅持精進的階段性成果。更重要的是,國、高中生學會了如何設定學習目標並逐步實現。提高學科成績之餘,國、高中生也能夠肯定自己的表現,建立自信心。
社區服務:實踐社會責任
除了學業輔導,史瓦帝尼中心的青少年還參與了社區服務。他們選擇自己所在的社區作為服務對象,識別當地需求並參與改善行動,例如推廣道路安全教育、清理公共空間,以及針對社區青年失學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等等。這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體驗到「回饋社會」的責任與意義。
在這些社區服務活動中,青少年學會了如何與社區民眾有效溝通、如何合作解決問題、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大價值。這不僅可以磨練他們的能力和意志,也能夠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這些努力不僅改變了自己,也為整個社區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參與者的成長故事:從挑戰到蛻變
Thandolwethu Dlamini是青少年計畫的參與者之一,起初是一位害羞且對自己缺乏信心的女孩。然而透過參與單車挑戰和團隊活動,她逐漸敞開了心扉,甚至在結業儀式上自信地發表了演講。「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做到這麼多,這個計畫讓我找到了內心的力量,並看見了未來的可能性。」她的故事象徵著整個計畫所帶來的蛻變與啟發。
另一位參與者Nosihle Dlamini在計畫中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力。在一次社區服務活動中,她成功組織了一場針對輟學青年的職涯規劃講座,並得到當地居民的高度評價。「我學會如何帶領他人,也明白小小的行動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她的故事展現出,這項計畫不僅對學業有正面影響,還激發了學生的領導潛力和社會責任感。
自信與未來:走向更遠的夢想
隨著計畫持續推進,許多學生的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提升,未來願景也變得更加清晰。像Nosihle這樣的學生,原本對自己充滿疑慮,但在計畫的支持下,她逐漸找回對學業的熱情,並認真思考生涯規劃;像Thandolwethu這樣的學生,則學會了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不再對未知感到恐懼。
這些故事只是史瓦帝尼青年計畫的一部分,不過代表了無數青年在挑戰中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在家扶基金會的支持下,這些青少年逐步擺脫困境,勇敢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