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咖啡路

2011/06/25 16:31
3,602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台灣人這麼愛喝咖啡,但你們知道,台灣其實也有種咖啡嗎?

本專題簡述台灣咖啡產業現在的問題,並訪問了咖啡農、民間團體、學者和政府單位,一同對於台灣咖啡產業做一些探討。

 

採訪/撰文/剪接 林羿辰

在中部的深山裡,你期待那裏種著什麼?茶、香蕉、還是檳榔?但你有想過,那裏也有種「咖啡」嗎?

        這是南投竹山咖啡產銷班班長林國隆的咖啡園,是夫妻倆一手打造出來的心血結晶,<林國隆>:「上次那個王裕文教授鑑定過有沒有,就這一顆啦!」<林太太>:「另外是這一棵採樣的。」<林國隆>:「那個阿拉……物種較阿拉比卡種,但是他的品種鑑定出來就是Typica種。」他們在這裡已經耕耘六年,剛開始對農業也是什麼都不懂,在努力求知和試種下,目前有了不錯的成果。

        雖然台灣有咖啡種植的良好環境,但農民在種植上還是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一開始種咖啡到第一次收成,需要花費四到五年的時間,如果失敗了、便前功盡棄;此外,台灣咖啡豆開花、成熟時間的不一,也造成了農民的困擾<林國隆>:「就是他開一次花、我們就要採一次果,所以台灣的工錢才會那麼貴;而且我們都是紅才採、紅才採,就是造成我們很多困擾。」

        除了種植,農民種出的咖啡豆,要怎麼賣呢?台北希望廣場農產品展售會,是林國隆先生最主要的銷售地點,這裡除了他之外,還聚集許多不同地區的咖啡農,一起努力將台灣咖啡介紹給客人。但除了農產品展售會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的銷售管道,因此要賣咖啡,只能靠好味道和客人的口耳相傳。

        這些問題其實也都是大部分咖啡農會遇到的,農民除了埋頭苦幹之外,也希望有相關單位能來幫助他們。<郭章盛>:「讓咖啡的消費者去一個地方,可以喝到全省各地的咖啡,喔這樣子!」<記者>:「所以現在沒有這樣的活動?」<郭章盛>:「現在沒有,如果有這樣的活動我認為是很棒。」 <林國隆:>「研究一些比較好的品種,對……像這樣就不是我們能力所及阿!還是要一些專家去做這種事情。」

        但因為台灣特用作物仍以茶類為主,因此在咖啡產業,特別是種植方面,其實沒有專家,因此要怎麼提升咖啡品質,就要考驗農民的腦筋,和他們對咖啡的熱忱。

        近年來也有民間團體和學者,努力為台灣咖啡付出,例如台北精品咖啡商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黃明德先生,曾經和台大農藝系助理教授王裕文等人全省走透透,參訪並幫助各地咖啡農;也舉辦評鑑和比賽,讓農民知道自己咖啡的特色在哪、品質又在哪。

        產學合作固然有成效,但是<黃明德>:「你只靠學界和產業界,你說產業界還有多少的能力、資源可以投入,這些學者有多少的熱情可以一直不斷地這樣投入、參與,當你沒有一個足夠的公部門的資源在後面支持你的時候,這些東西都難以持久和維繫下去。」因此,真正要解決這些問題,勢必要產、官、學三方面的合作,現在農民和學界都願意投入,那,政府呢?

        政府一直以來,對咖啡產業都是用三不政策──不禁止、不輔導、不鼓勵來回應,讓台灣咖啡一直無法得到支持、農民只得單打獨鬥;而在種植面積的擴大、農民也拚出了亮眼成績後,政府決定,明年將咖啡列入輔導作物,並把茶改場擴為茶與飲料改良場,幫助咖啡的發展,但在銷售管道方面,他們沒有明確的答案。

        對於政府遲來的支持,農民很開心,也覺得這樣是對的;學者卻對他們突然的決定,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政府其實還沒有懂咖啡的人,<王裕文>:「你要改良場或者茶業改良場幫他們(農民),但他們(改良場人員)都喝不懂咖啡,你覺得他們有可能會幫你做這個(咖啡改良)嗎?……不太可能啊!」

        台灣的咖啡之路走得艱辛,而他的前景如何?農民和學界都相當看好,<林國隆>:「台灣咖啡喔!以我現在來講的話,真的是可以做!」<王裕文>:「我對台灣咖啡,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台灣農民很厲害,他只是不曉得有或往哪邊走,你今天給他了這個竅(請他改種咖啡並教他咖啡的相關知識),你以後就等著瞧吧!」希望在眾人的努力以及政府的支持下,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咖啡,也讓台灣咖啡有更好的未來。
[記者林羿辰/台北、南投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