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鐵地層下陷 揭開農工水權之爭

2011/05/24 17:54
7,468次瀏覽 ・ 7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9
檢舉

【中正E報劉沛潔、林俊孝/雲林報導】

  雲彰地區農民以抽取地下水維生,然高鐵興建後,因地層下陷的關係,高鐵行車安全問題逐漸浮現,並為國人所重視,但也牽扯出近年來六輕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的分配不均。

片長:7分49秒

高鐵安全問題 矛頭指向農民

轟隆隆的巨大聲響,劃破寧靜的農村小鎮,一條橘白相間的高速列車飛快地行駛在大片田園上,形成強烈的對比,這裡是台灣農產的大本營,雲林縣。在這裡,農民以抽取地下水為主要灌溉水源,然而自從高鐵興建後,因行車安全上的考量,使得雲彰地區地層下陷的問題重新浮上檯面。為此,政府打算將高鐵沿線的地下水井封口,但對依賴地下水灌溉的農民來說,無疑是斷了他們的生計,目前封井與否仍未有定案,就像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村村長廖文合表示:封井下去會影響多少人這無法統計,不過你想,高鐵兩側5公里那些土地看有多大,本身你種田的人沒地方可以種,沒地方種就沒辦法生活。

西螺鎮農民黃宏銘表示:種菜這就是我們一家的生計,那你現在沒有配套給我們的話,我們就沒收入了。

雲彰水源不足 水權成長年隱憂

台灣中部地區,因少有溪流流經,又缺乏水庫蓄水,因此,水資源不足始終是個待解決的問題。根據統計,雲林地區一天所需的民生用水大約在二十六至二十八萬噸之間,地表水供應量卻只有十二萬噸,不足的十四至十六萬噸便由地下水來供應,因此每年幾乎都要超抽五千多萬噸。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溫泉產業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文福表示:我們整個彰化到雲林的地下水是全台灣最多的,大概佔了我們全台灣的地下水的量,可能佔到三分之一。我們現在台灣的水資源,有三分之二是用地表水的水庫,大概有三分之一是用地下水,那這三分之一的地下水裡面,彰化、雲林使用量,可能又佔到了三分之一,那屏東可能佔到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那其他才是,各個全台灣的其他地下水去加起來。

根據統計,雲彰地區的非法地下水井大約有十萬七千多口,農民為提高生產力,將只能提供三年兩作的農田轉為一年兩作,不足的地表水便由地下水來取代,因此,農民成為眾矢之的,被認為是超抽地下水的主因。然而,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元凶,卻是來自於自來水公司。

西螺鎮農民黃宏銘表示:沒辦法用濁水溪的水,當然我們就是要打地下水起來抽,抽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種菜,要等到濁水溪的水來菜都死光了。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村村長廖文合表示:建議相關單位下去調查,調查是不是地層下陷,是不是因為農民用的淺水井的問題,或是大型工業用水的問題,像我剛剛給你看的,現在種的田裡水都關住了,它大部分的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水都流入地底下,沒有浪費掉,那造成地層下陷的元凶是不是他們用淺水井,所以相關單位要做一個了解。

雲林縣政府水利處水利管理科科長許宏博表示:農民他要的是農業灌溉的,這類的井通常是在幾十公尺,大部分都是在30公尺以內,然後較深層的,可能就是事業用井,大用水量的水井才會抽到深層的,比如說自來水公司、農田水利會、台糖公司,或是工廠的用水。

輕民生重工業 永續發展難落實

近年來,隨著六輕的進駐,使得水資源困乏的雲林地區又再度上演水權之爭,為因應經濟發展,滿足農、工業的需求,政府於民國九十一年開始興建集集攔河堰,將濁水溪從中流截斷,送往彰化、雲林兩地。然而,六輕廠每天用掉三十四萬噸的地表水資源,卻不得不讓人懷疑,集集攔河堰的興建是否只為圖利台塑六輕。

雲林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廖冠貿表示:因為台塑六輕建了以後,為了供應給他們工業用水,所以說民國九十一年在集集這裡建了一個攔河堰,將濁水溪的水攔住,用專管專線送到台塑六輕,給他們用工業用水的使用。

政府不惜從遠處引水,由南投竹山到雲林林內,再由林內分水池,以全長47公里的工業專用管道送至麥寮,提供離島基礎工業區用水。這種專管送水至六輕的舉動,不只讓農民抱怨政府輕民生、重工業,更讓豐沛的濁水溪成了涓涓細流,嚴重破壞了當地的土壤及自然生態,而下游原本應當有河水流經的稻田,因為無水可用,農民只好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間接引發了國土安全及環境保育問題。

雲林縣西螺鎮福田里里長陳銘露表示:六輕當初還沒來的時候我們西螺有水,六輕一建之後從集集擋起來,攔到六輕去,我們這裡就都沒水了!沒水就是要鑿井,接著又高鐵來,高鐵來知道會地層下陷,農民的困擾,政府當初知道會下陷你就高鐵不要建設。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溫泉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文福表示:那很可能在我們的集集攔河堰的下面的這些河段,它一年中可能會有很長的一個時間它是沒有水的,那這些河中本來的生物,牠怎麼辦?那牠滅亡了,是整個生態鏈,所以理論上我們也是要邀請那些青蛙跟那些魚,坐在椅子上,來一起討論說我們要分配多少水給這些青蛙,給這些魚。那這個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密集建設是美意 還是居民的災難

永續發展的概念需要政府的重視以及施政的配合,若一味地封井,使得農民無法抽取地下水,將嚴重衝擊台灣中部農業的發展,蔬果批發的榮景也將不復存在。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處長呂政璋表示:那其實雲林縣,它是一個農業首都,我們的農業總產值是15.5%,那我們的生鮮經過,會經過加工,農林漁畜,我們大概有五千,五百八十九億左右,所以是一個台灣最大的農業生產地方,所以你說雲林縣是一個非常重要,不管是蔬菜、魚、肉的生產重,一個大縣,所以照顧好雲林的農民,等於照顧好全台灣的肚子。

照顧好雲彰地區的農民,就等於確保全台灣穩定的農業產量,產業的進駐以及國土的規劃,在在都影響著水資源的調度與分配,而這些環環相扣的難題,需要中央政府投注更多的重視。

雲林縣政府水利處水利管理科科長許宏博表示:假如你國土規劃得好,比如說什麼區位,是可以做什麼樣的一個產業,搭配它的水資源政策,是這個地區只能做低耗水的產業,不能做高耗水的產業,藉由這些上位的計畫,包括國土規劃、水資源的一個調整,然後水才有辦法去獲得控制,人民也才有所遵循。

高鐵雲林站預計於2015年開通,但地層下陷的問題卻依舊存在,高鐵的經過,將數十年來的問題導引而出,然而政府如何有效利用及分配水資源,並在「高鐵、六輕、生態與農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都將考驗著政府單位的智慧。未來,雲彰地區廣大農民的生計,除了看老天爺的臉色之外,也要看政府最終的決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