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保個土地險
想幫自己保個「土地險」!保障不測風雲之下,我們還有健康的糧食可以吃,還有替代的糧食生產地,還有適宜可用的生產方式,還有可以因應變化的作物種源。邀請大家一起來投保:支持安全生產的農民與社區、保護維繫種源多樣性的野生植物、減少對河溪土地的破壞與污染、去親近、去找回在土地上生出學問的能力。
還來不及忘卻這個冬天和早春,全球四處淹水的新聞畫面,台灣卻又爆出即將限水的警告,對於全球缺糧危機【註1】下才清醒過來喊著要復耕的台灣,又是一記悶棍。而日本嚴重的複合災害發生後,鄰近的台灣特別感同深受,對於文明富庶的不確定性也一下子湧現;『吃』這樣最簡單的需求,一下子變得很複雜,吃什麼才安全?怎麼樣以後才夠吃?面對這樣的不測風雲與旦夕禍福,有人說,那就多保個險吧!地震險?意外險?防癌險?
想幫自己保個「土地險」。保障自己最基本的靠天吃飯的權利:希望還有健康的食物,希望未來氣候條件變了,我們還有替代的糧食生產地,還有適宜可用的生產方式,還有可以因應變化的作物種源。確保生活多留幾條後路,多一些選擇的機會。
保險分析師看了這個心願,告訴我雖然還沒有這樣的險種,但倒有幾個預先投保的方法,可以用來分散目前的風險,也預留未來彈性應變的可行性;樂觀地說,有的還是未來收益的發展基礎呢!
土地險,投保方式看這裡:
※ 支持安全生產的農民與社區,他們不僅為你的健康把關,也幫你照顧農地與水源,還擁有解決土地問題的智慧。一分錢一分貨,預防勝於治療,好的食物值得多花一點錢支持生產的專業。
※ 保留足夠的野生植物,維繫種源的多樣性。別小看種源多樣性,所有適應新氣候的基因秘密都靠他們了。為了未來的存亡與發展,各國都在花大錢保護植物種源,挪威運用了冰原大舉興建了全球種源地窖,台灣霧峰國家種源中心也動用上億經費收藏500種糧食相關物種的7萬份種源標本。
※ 減少對河溪及土壤的物理化學破壞,照顧好一起維護土地健康的生物。從山到海是一個完整的水域廊道,來來往往的魚蝦蟹螺們,都扮演著移除污染、促進資源循環的角色,不僅本身是可利用的資源,也幫我們維繫了整體環境的健全。
※ 去親近,去瞭解,重新找回在土地上生出學問的能力。每一塊土地都有每一塊土地的體質與心情,只是我們逐漸失去了練習看土地表情的能力,因此失去了運用環境保障自己的遠見。保險分析師眨眨眼:六月環境教育法不是要上路了嗎?以大自然為師,去學習土地的學問吧。
照顧土地的綠色補貼在國外行之有年
於是重新閱讀了一些文獻,發現這樣土地保險的觀念,其實在日本在歐盟已行之有年:
歐盟針對農民維護的農地給付補助,只要求受補助人必須將農地保護在隨時可復耕的狀態,持續一定年資務農者,退休後有每年15~63萬台幣的退休金,耕作方式若有助於歷史、生態、或自然地景的維護,還有對地補貼。【註2】
日本為了在丘陵地區兼顧生產、生態、與環境安全,實施「中山間地域補貼政策」,以確保這些地區透過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方式,對山野的水源涵養、蓄洪、生態健全、文化保存進行有規範的經營管理。
從這些補貼政策努力去維護的資產,其實是:有意願並有能力友善經營環境的人與社區。
今年,在林務局保育組的媒合與支持下,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與貢寮社區,開始了傳統水梯田友善環境耕作方式的推動。與其說是推動,不如說是跟這些個與山林河溪共處的社區及農友們學習,設法把這一種環境下,照顧好生產也照顧好環境的可能找回來。我們相信,活化這些與不同環境共處的「文化多樣性」,是未來發展的資產;我們也相信,友善環境的經營方式所營造出來的水域廊道,會是台灣東北部曾經豐饒的濕地生物的避難方舟。
貢寮水梯田復耕,重建超越糧產收益的多元價值
貢寮除了你熟悉的海濱,還背倚著北宜交界的山區。在不遠的7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