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激情外 反核應談替代策略
圖/四月三十日全台有上萬人走上街頭,希望台灣能遠離核災威脅(照片由munch999上傳至Flickr共享)
文/柳中明(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原題「環保運動進入新紀元:反核必須提出台灣電價提高的策略」)
國光石化由政府自行撤案,確實是環保運動的一大勝利。因為其投資金額高,後續經濟與產業效益明顯,因此政府願意正視民意,尊重民意所表達的反污染、反危害生態與民眾健康等訴求,確實是許多環保運動者所夢寐以求。
同時,日本破記錄大地震所促發的核能危機,也讓反核四運轉、反其他核廠延役的反核運動者,找到避免大災難在台灣降臨的重要反核理由。
科學證據 阻止石化擴張
但是,個人要提醒所有環保運動者,國光石化被撤案並非是靠大規模示威、遊行等街頭運動,而成功的。真正的理由是:學者們破解石化產業大量製造乙烯卻最終銷售國外的謊言,找出過去麥寮六輕對民眾致癌風險提高的證據,建立起PM2.5微粒對中南部地區民眾健康威脅的模擬,提醒民眾白海豚的生存危機,計算出全國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的趨勢。這些確切的科學數據,加上媒體切而不舍的詳實報導,才是讓多數民眾覺醒,而致讓高層不得不正視的理由。
事實上,個人仍認為國光石化案尚未真正滅絕,因為台灣的水價、電價偏低,政府提供的工業土地價格偏低,原料進口的關稅與貨物稅偏低。同時,各項基礎設施如道路、海運等,相當完善。更不會如中國大陸經常停電、缺油,或如東南亞基礎設施不良,更少有中央集權動輒更改遊戲規則的狀況。所以,國光石化仍非常可能在二輕、三輕廠址復活,或是重新尋找一個建地。
個人在四月二十三日於聯合報的投書,就明確指出:必須提高電價、水價,才可能真正讓這類高耗資源的工廠,對台灣死心。事實上,也只有如此,原本投資到國光石化案的大額資金,才可能轉投資到低排碳與具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如文創產業。更且,提高電價,也才可能達到非核家園的理想。
環保運動 訴諸更多科學證據
二十一世紀內,環保運動必須要有一套說理,才可能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同,而致獲取勝利。譬如說要避免出現類似日本的七級核災,首先就需要地質專家證明各個核電廠真正位於斷層帶,或是外圍海溝是可能出現破記錄地震或海底火山爆發的地點。其次則可以要求核電廠停止運轉,以加強提高防震、防海嘯、防止突然停電等防護標準後,才能重新工作。若缺乏上述二點,直接訴求完全停工,成功率極低。
核災乃是一種機率極低的災難,支持者認為機率太低,別的地方會發生,就是不會發生在台灣。(相信日本人原來也是這樣幻想的。)反對者,則根本無法容忍一絲絲機率存在,因為那個後果是無法想像的。立即死亡者加上後續致癌受害者,台灣可能去掉三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要如何去爭論那一絲絲的機率?太難了,因為核電的電價非常低,基載供電非常穩定,也沒有排放二氧化碳的問題。只要台電公司的員工,能夠堅守崗位,不讓那一絲絲的危機出現,要想廢核,真的不容易。根本策略還是要思考:若沒有核電廠,台灣會如何?若能提出一套說理,指出台灣會更好,而不會變差,才可能說服大眾支持。
許多反核人士一心就想靠大規模示威、遊行等街頭運動,來達到反核的目標。這些僅是提高士氣的活動,讓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缺乏說理與根本策略,最多就是暫時的火花,偶而點燃一下。十年、二十年後,核電廠仍將在台灣運轉,而且是不會因為政黨轉換而改變,關鍵就是:不讓核電運轉,是否會推倒台灣經濟,反讓下一代變成貧民?
訴諸反核 可循序漸進
核電廠突然停止運轉,將讓台灣立刻減少20%的供電,同時必須立刻調高電價20%,如此將意味著我們必須面臨限電、停工與高電價的日子。限電、停工,生產力下降,生產毛額減少,則國民收入減少;但因為電價大幅提高,則支出增加。結果是惡性循環,人民必定是大幅節省消費開支,更讓整體生產需求下降,而致群體邁向均貧。所以,絕不能訴求立刻停止核電廠運轉!
那麼,能否提出一套十年或二十年邁向非核家園的策略?就是讓核電廠逐步停役,同時緩步調高電價,但同時找出新的供電方式,或是大幅改變產業結構,降低全國電力需求。這就像為了停止國光石化,就去購買大城濕地,是一樣的道理。必須讓整個國家經濟有新的方向,不會受核電廠停役而倒退。
多年前,個人曾說興建核電廠是「引鳩止渴」,現在看來真是非常正確。我們正面臨著停止核電,全民就變貧民的惡夢。環保運動者,除了訴求街頭運動外,找出解除惡夢的良藥,全民才可能支持反核!
關於作者
柳中明,美國猶他大學氣象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專長於全球變遷、大氣化學、大氣輻射等領域。
【延伸閱讀】
《下一場災難 進行中》柳中明 28-Mar-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城市抗澇 蓄洪與排水應並重》柳中明 24-Oct-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政策 別抽一鞭才走一步》柳中明 15-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難民 該何去何從》柳中明 14-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