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精靈舞動奇指 人偶也能飾歌劇
【記者陳威霖、林宜君/嘉義報導】
細緻的臉龐,搭配著靈活的動作,宛如真人般的木偶正在上演莫札特的經典歌劇「魔笛」(詳見影音)。這些一個個製作精巧、手工細膩的木偶,其背後的操縱者來自一群對藝術有熱忱的教師們。因為熱愛這項表演藝術,所以專注投入其中,為了這些人偶,「木精靈傀儡戲團」的團員們費盡心力,打造一件件各具特色的魔笛人物木偶。
「木精靈傀儡戲團」的創辦人曾維民是新港國小的老師,平常教授藝術與人文領域。曾維民說明由於本身長期從事歌劇、音樂劇的演出,但每次演出時常因為資金不足,都要依靠募款來籌措經費,且國家對於藝術文化方面的補助原本也就不多,所以要進行藝術創作就更加艱難。曾維民表示:「有一次看到德國『真、善、美』音樂劇中,利用傀儡戲表演,就突發奇想利用戲偶來演出歌劇、音樂劇。」他強調因為木偶的機動性高,身體關節可以活動,可以做出很多動作,所以最適合模擬真人。另外,舞台、燈光、音響等方面又可以省下不少經費,且傀儡劇適合各種場地表演,何樂而不為。
魔笛中的夜后高傲的模樣,在傀儡劇中仍然盛氣凌人。
記者陳威霖/攝影
傀儡、木偶這種玩意兒是發源自中國的宋代,並慢慢朝西方歐洲流傳。而亞洲的文化應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傀儡是亞洲人的發明,我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並搭配台灣的傳統文化,有朝一日走入國際,讓大家看到。」曾維民自信地說。參與演出的團員黃天壽表示,小朋友們看得高興,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本次除了可以在嘉義市博物館一睹傀儡演出著名歌劇外,為了讓觀眾更近距離仔細看到傀儡手工細微之處,館內也有展出一系列的傀儡戲偶作品(圖表一),每尊戲偶皆是由劇中人物的個性特色、獨一無二量身訂做,全身都是由木頭雕刻而成的。國外知名的木偶戲團,如中國泉州、奧地利的偶劇團(圖表二),五官部分例如眼睛、嘴巴是不會動的,但這次的每一個人物,都有其獨特造型及化妝,且眼睛嘴巴都會動,且每一個木偶都需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製作。舉例來說,魔笛劇中飾演充滿喜感又笨拙的捕鳥人帕帕基諾,身上穿的羽毛絨裝,製作前得先研究哪一種羽毛較具韌性、不易掉毛,之後一片一片逐步染色,並加工成衣。木精靈劇團的成員大都是國小老師,但平日教授的課程領域都和藝術迥然不同,團員劉紋君認為只要有興趣從事藝術推廣的朋友歡迎加入他們的行列。
一群對傀儡木偶懷著滿腔熱忱的教師們,正為台灣的表演藝術努力,期待大家給予他們更多的掌聲,讓台灣的傀儡藝術向世界邁進。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