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傻」不傻 堅持傳承好滋味
【中正E報孔德廉、劉書凱/嘉義報導】
打開蒸籠,一股蒸氣緩緩上升,只見到老闆快速地以手來回拍打,試探包子是否足夠彈牙,而這樣迅速的動作,在蒸籠的熱度尚未消失前,肉包的香味便已陣陣傳出,而顧客們就是為了這股香噴噴的好味道,紛紛從各地前來朝聖。大家都只為了一嚐出自老闆閻麟英之手的鮮美滋味。
閻麟英的父母親來台後,為了渡過戰後的貧困時期,在眷村的小路旁開始經營麵食店,辛苦地靠著一顆顆包子、饅頭養活了一家人。而數十年之後,同樣的地點,用同樣的作法,現在的大傻包子店依然座落在不起眼的小路旁,卻總是門庭若市,就像老闆閻麟英的人生,看似平凡卻別有一番風味。原來在閻麟英出生的時候,就發生了一段趣事:他是在牌桌中蹦出世的,剛出生時不哭也不鬧,大家擔心他是個傻子,就給他起了一個「大傻」的小名,而這個好玩的綽號,也成了他日後的寫照,讓他為了賭一口氣,也為了懷念熟悉的家鄉味,毅然決然放棄了教官的鐵飯碗,不管朋友笑他是傻子,閻麟英依然堅持著守護爸媽的味道,開始經營起大傻包子店,也從民國六十九年開幕之今,渡過了三十二個年頭之久。
老闆閻麟英笑笑地面對困難,相信一切會迎刃而解。
記者劉書凱/攝影
雖然家裡是經營麵食館,但剛開始閻麟英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從基本的揉麵到製作餡料,都曾經因為不熟悉過程而做壞了上千個包子,也造成生意一落千丈。面臨生存困境的他,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可以做出像樣的包子饅頭後,卻在一次製作麵團時,被壓麵機壓到雙手,造成大量失血,差點就失去了手指,在縫了十幾針後幾乎連手指都動不了,開始上軌道的生意只好停擺,幸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後,逐漸恢復了手勁。
大傻包子店辛苦經營了數十載之後,目前閻麟英又遇到了眷村改建的問題。政府於民國八十年代開始,計畫將眷村裡的眷戶全部回收,進行改建。當時閻麟英以里長的身分協助整個眷村的改建,改建完成後,國防部卻反過來要將他原本的三戶店面拆毀,並堅持只補償他一戶的金額,這樣的作法讓已經七十四歲的他感到無可奈何,卻又捨不得放棄已經屹立了數十個年頭的店面,同樣伴隨著包子店成長的李筱川說:「要拆掉的話很捨不得啊,我都吃了三十年了,現在已經很少有包子能夠像他做的一樣香氣十足了。」為了讓顧客能繼續吃到他所做的包子,閻麟英決定繼續撐下去。
雖然在政府眼裡他是個難纏的釘子戶,但在顧客眼中,閻麟英卻始終是默默做著包子的大傻伯伯,為了讓顧客能夠感受到家鄉的原汁原味,也為了懷念父母親在世時的情景,閻麟英說:「我一定會撐下去,也不後悔這一生都在為包子努力。」不管將來會遇到怎麼樣的困難,看著這些忠實的小顧客成長,有了下一代,再攜家帶眷來光顧,就好像他見證了歷史推移的軌跡,也用一顆顆飽滿的包子餵養一整個家庭,讓他倍感溫馨。
儘管現在包子店的存續遇到了重重的困難,但是閻麟英依然會堅持著這股傻勁,就好像當初為了賭一口氣,一手將大傻包子店的經營推上正軌般,繼續開業,讓大傻包子店仍然屹立於已經拆遷的眷村道路旁,也讓這股濃濃的家鄉味能繼續傳承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