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影像創作 發掘嘉義在地文化
【記者陳贈任、林佳慧/嘉義報導】
聆聽時靜靜思考的表情,偶爾眉頭深蹙,離開節奏快速的廣告界的侯建全,對台北緊湊的步調以及人的冷漠倍感壓力,於是決定回到嘉義轉換人生道路,希望以不一樣的影像紀錄方式,讓在地人及外地人瞭解嘉義的文化之美。
高中就讀嘉義商專的侯建全,年輕的他從沒想過日後會接觸到截然不同的工作,退伍後耳聞台北有許多工作機會,於是決定北上闖蕩,經由親戚引薦學習為期半年的攝影課程,對影像的捕捉打下扎實的基礎,「當然,只學基本的東西是不夠的,其他東西只能靠實務經驗了。」侯建全淡淡地說。課程修習結束後,他進入雜誌社擔任平面攝影記者,也就這樣踏上了影像創作的旅途。
侯建全在雜誌社主要的攝影對象為建築,這也幫助他培養影像畫面上的「空間」感,後來受到當時時下電視聲光效果的薰染,開始想嘗試動態攝影便踏入廣告圈,起初擔任攝影助理時就覺得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戰性,每個工作室也因為廣告主的差異,讓他體驗了不同的職場文化;在台北工作後期他則開始嘗試製片的職位,「製片的工作內容瑣碎,找場地、連絡演員及整個案子的資金管理等,都是製片的工作,但也因為這個經歷,對我現在獨立製作紀錄片是很有幫助的。」
侯建全期望與在地文史家合作下讓更多人瞭解嘉義。
記者陳贈任/攝影
在台北十一年,侯建全在許多工作室來來去去,當初對廣告的熱情也因為產生了「是自己在追逐時間還是時間在鞭策他」的迷惘而不復存在,覺得廣告業是一個年輕人的圈子,節奏快、腦子也要動得快,與人相處總是隔著一道牆。在偶然的機會下,他回到了嘉義,這個陪他度過青春歲月的家,侯建全決定轉換跑道,接觸與當初截然不同的類型─紀錄片。
下定決心之後,侯建全開始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希望對嘉義在地文化付出多一些關懷。「嘉義雖然在人力以及物質上不同於北部那樣地分工詳細,但是卻有著豐富卻鮮為人知的歷史。」他覺得往往在一個轉角可能就會遇到截然不同地感動。
在嘉義影像紀錄已經有近十年經驗的侯健全,作品多為文史保存或是人道關懷,其中《悠悠林業情》是他感觸深刻的作品,「我在這部作品中,與拍攝的社區共同生活了半年。」也因為如此,讓他更能用影像呈現出想傳達的議題。他在拍攝的過程體會到在職場中少見的溫暖,拍攝期間整體步調輕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且樂在其中,還能認識許多在嘉義為文化奮鬥的有志人士,互相交流彼此對文化保存行動的感想,而未來他希望透過自己持續創作影片或其他工作夥伴的作品,讓嘉義人對自己生長的地方能有更深一層地認識且投入更多關懷,藉由影像所傳遞的訊息,讓在地人能夠對這塊土地更有認同感。
對自己的影像創作,「決定題目就要放膽去做,勇於嘗試新的形式,尋找另一種感動。」侯建全以堅定的眼神與完成的作品相互輝映,展現了他對發掘嘉義文化的決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