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家的社會參與看學生態的學生的未來
從生物學家的社會參與看學生態的學生的未來
Campbell的第六版生物學(舊版),以前在學時不會去注意每個單元開始會有一位專家的訪談,
如今特別讀了一下,發現有幾個故事還滿適合在教育想研究生態的學生.
第六版的第一單元訪問的是Thomas Eisner,他是一位生化學家,E.O.Wilson曾是他的同學.他研究昆蟲的化學訊息及防禦機制,也關心環境運動.他提到如何利用別人請他去演講時,趁機運作,the Big Thicket National Preserve得以成立.第八單元訪問的是David Schindler,他是一位淡水生物學家,他的故事則是談到如何讓研究結果成為環境的公共政策,最後還提到如何讓大學生參與科學與社會間的互動。
這兩則故事讓我很心有戚戚焉的地方在於,科學發展與成就,並非僅發生在象牙塔尖端裡,而是落實於社會.這幾年我的社會參與過程發現,要額外付出的部分真的很多,而且付出越多可能招受的非議越多,常常會問自己為何還要堅持下去?還要做多久?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初的熱情也越來越動搖.目前還在生態保育的社會議題或實務工作中打滾的,多半是我前後屆的,畢業於國內各相關科系.想一想當初我們受教育時的社會背景剛好是生態保育逐漸起步,與社會運動最興盛的那一段,我和很多夥伴的確是受到感召而決心投入生態保育的社會參與.不過將近10年來,我們這批人也慢慢成長,大多已面臨人生的另一個關卡,或成家立業或繼續深照,回過頭去想在現在的年輕一輩中找到當時我們的身影,卻相當不容易.某個保育團體要找專職,來應徵的不乏國立大學相關系所畢業的研究生,但幾個月下來仍找不到專職,因為最長做兩個禮拜,最短的僅做三天,就另謀他路了.這有很多原因,社會環境的變遷,價值觀的轉移是主因,讓野外生態與生物界的人文關懷漸漸消失?保育業務是否可以是個工作?沒有多少人願意冒著餓肚子的風險去嘗試.於是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年輕科學人才,要嘛投入無限期的教師甄選中,或走入生科公司開始日以繼晷的科技新貴,要嘛繼續升學,可是5~10年後台灣的生態保育研究人員及大學教師職缺還有多少?碩士班的覺得應該要在讀上去,博士班的呢?感覺上對未來卻很迷惘.我們的高等教育如果僅重視形式,是可以栽培有研究及發表能力的研究人才,卻不見得可以給他(她)未來.
我想政府,社會與生態保育學界都應該思考如何培養或找出這方面未來可用之兵,如何讓陪養出來的人力資源有合理的人力市場可以發揮.政府需要許多的調查資料才能做更完善的國土規劃,然而執行規劃案的團隊常常沒有基礎資料可用的窘境,對國土資源的掌握事國家應該要負的責任;企業需要社會責任(CSR),對環境與自然保育的投入可能更容易加分,不過這個領域就需要有專業關背景的人元參與;別忘了台灣企業的實力,在國外有許多研究經費其實並非來自國家而是企業,期待未來國內會有企業或基金會贊助某些特定的環境科學或生態學研究;環保與自然保育議題在現今的社區發展中已有一定的比重,或許也是相關科系畢業的同好可以投入的職場....
其實參與自然保育不會賺大錢但也不一定就會餓肚子,在目前重視環保與自然保育議題的社會,需要有更多人的投入,才能滿足人類未來必須與環境災難共存的世紀中活下去的可能.照理來說,應該要有很多工作機會,只是現實是,工作機會仍極待開創.我想我用我的人生實驗了這麼多年,也還沒餓死.我是有點傻人有傻福啦,不過只要我們培養的學生思想上願意接受更多元化的思維,不但可以吸引更多有學專精且有正確判斷力的人進入社會議題的關注,同時開創一條特殊的就業市場,而且是生態人才有的niche.這與發表paper或是生物學理論沒有關係,但卻會影響到台灣生態保育的研究人才是否能與社會接軌,並能形成所謂的行動.
以上是我的淺見,與各位分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