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溪走過30年 屏東風華與再現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岡山論壇]河流的故事在屏東市流動,盤點沿岸幾處再造的亮點,生態保育的綠色旅遊推廣,萬年溪文學步道、萬年溪故事館打造城市願景, 讓萬年溪成為健康場域,實現沒有圍牆長照據點。在關心宗教廟宇的移民文化與溪畔國小的融入教學,敘訴在地大學的社會責任。

屏東符號像流經屏東市區的萬年溪,下游段與殺蛇溪一同匯入牛稠溪,日治時期起,1946-1966年就與屏東市區發展的生命之河緊緊相連,貫穿屏東市長約5.5公里16座橋樑,在玉皇宮前加蓋設了一座停車場,後續加蓋計劃便因政策轉向與環境意識抬頭,屏東縣愛鄉協會創會會長黃鼎倫發起了民間護溪運動停止錯誤的腳步,維護溪河的河川生態與人文景觀。

永勝5號舉辦「且談萬年溪的風華與再現」30年後如今的萬年溪以生態、景觀、人文、休閒作為主軸,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景。「城市裡的藍色弧線─萬年溪有我」,您也關心著萬年溪,您也在萬年溪畔行走,有份對萬年溪的深深記憶,您參與過民和國小「萬年溪故事」,老照片與音樂是萬年溪的底蘊,對地方發展、居民生活及歷史文化記憶有深刻之影響。

黃鼎倫表示,當年屏東縣愛鄉協會最甜蜜的負荷,回首萬年溪、屏東糖廠、阿猴城門及眷村保留飛行故事城中城計畫、屏東公園更名等行動計畫,以溫柔的呼喚、堅持的毅力,成為屏東改變的力量。公私協力「綠色萬年溪」的計畫,牛稠溪流域水環境改善計畫--萬年溪水岸空間環境改善工程分為「水質改善」、「水源補注」、「河道整治」與「景觀改善」等四個部分,河道整治及景觀改善導入了生態工法,永續運用與自然共生的概念,栽植水生及水岸植物,善用萬年溪的河川兩旁河岸空間來創造新風貌,型塑產業、人文與生態、共生共榮的三贏局面。

城市新希望讓生態檢核與民眾參與,結合上游生態淨化場域作初步水質淨化處理、牛稠溪沿岸污水截流工程及後端水資源回收中心設備改善工程,創造提供居民休憩健走運動,並兼具萬年溪自然環境教育之空間,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滯洪效益,實現屏東市成為友善、慢活及健康的新城市。

屏東品牌由學校、社團、社區、宗教廟宇與公家機關結合發現萬年溪自然資源,水環境行動策略有生態資源調查、公民參與管理與河川巡守、環境規劃發展願景,從上游、中游、下游逐年階段的改善,生態回來了出現在樹梢上與水中,響應環境部推動綠色旅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促進在地社區的發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蔬食餐點或綠色店家吃在地食當季,聽河流說屏東的故事,勾勒未來萬年溪故事館 ( 希望能在屏東市立復興圖書館)願景圖像,萬年溪文學步道從郭漢辰家開始,打造城市願景藍圖。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1.11

岡山論壇

加入時間: 2009.01.11
84則報導
31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萬年溪走過30年 屏東風華與再現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3,166篇報導,共13,2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3,166篇報導

13,2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