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認識惠來遺址(中)
■圖1:中景是鐵皮屋頂下擺放著複製品的簡易教室,近景是開挖出許多陶片、墓葬,之後卻填土、荒廢的考古探坑。
在進一步地從複製品討論到是否需要現地保存的議題之前,我們可以先試著觀察144號抵費地的樣貌,或者從簡易教室裡的兩具成人骨骸提問:「究竟惠來遺址最有名的史前人類-小來是在哪裡被挖到的呢?」。
答案是在一片荒蕪裡。鐵皮屋外那幾大塊凹陷(圖1~3),便是在有價值的史前遺物被挖掘記錄、易地保存後,重新填土的探坑,目前不但沒有將遺址文物出土時的原本樣貌重新複製回去的打算,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還得忍受風吹雨打後的泥水灌浸,而市政府目前所打的算盤,是要將這些荒蕪的探坑進一步覆土、種上草皮,然後變成像一座公園一般,徒留簡易教室一處。
這不禁令人懷疑,這些探坑不也是像簡易教室那樣、能夠訴說古老故事的地方嗎?為什麼連複製品也沒有、就要被填成平地呢?而面積廣達數千坪的惠來遺址,為何最終只能留下一處簡易教室讓人「憑弔」?連其中獲得許多市民喜愛、且墓葬裡唯一發現有陪葬品的「小來」出土處,也都將被草皮掩沒?
■圖2:填土過後的探坑裡頭,安裝了一具抽水馬達來抽取雨天的積水,四處散落著可能是颱風吹來的垃圾。這是一塊原本能夠訴說更多土地故事的空間,但如今卻沈默難以言語。
■圖3
真實的存在
如果簡易教室裡的複製品,讓我們的思古之情打了折扣,而荒廢的探坑,又根本無法訴說故事,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來看看可能是較為「活生生的」空間-很幸運的,目前遺址還有正在開挖的探坑(圖4),所以我們得以一探考古的實際過程,與真實的泥土、陶器、獸骨,以及它們甫自埋藏了千年的土地裡露出、最原初的模樣。
考古人員以兩平方公尺為一格進行挖掘,每次僅能挖十公分厚的土壤(圖6),開挖之後必須繪圖記錄(圖7~8),並將零碎細小的文物清理過後以封口袋裝好,並給予各種編號註明。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化層裡黑色泥土的溼潤;觸摸一千多年前的陶紡輪(圖9)-史前人類就是利用這樣的東西,紡線、進而編織;並親眼-並未透過厚重的玻璃,而看見裝飾用的琉璃珠(圖10)、使用過的石器(圖11)、完整的陶碗(圖12)、吃完烏龜後丟棄的龜甲(圖13)、遺落的動物下顎骨(圖14)…。
■圖5:正在進行挖掘的考古現場。底下黑色的土即是前篇提到的文化層的土壤。
■圖12:在惠來遺址中所挖掘到最完整的一個陶碗,現場的考古人員暱稱它為泡麵。至於碗裡頭的沈積物,考古人員計畫過濾後檢驗,說不定可以以此發現到史前人類食用的植物。
考古探坑>原地複製>易地保存>公園綠地
比對惠來遺址裡的三種空間,毋寧是正在進行考古挖掘的探坑最讓人有真實感和震撼力。而這一些觀察,其實都能夠累積我們對於遺址博物館的想像,特別是對於現地保存的重要性,感受愈深。其實我們只要稍微比較一下就能發覺,民眾所能感受到的真實性與感動,應是「考古挖掘中的探坑」大於「簡易教室裡的原地複製」,而後者又比「易地保存-收藏於其他博物館中,或另外找尋空間展示」及「公園化-抹除遺址痕跡」要來得強。
為什麼我們需要現地保存?
雖然前面曾經提到過某些史前文物不可能擺放在現場展示,而必須以複製方式呈現,但我們是否能夠這樣想像:未來的惠來遺址博物館,它將在遺址原地興建,其中除了會將目前荒廢的探坑,以類似簡易教室裡複製品的方式、按照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