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小刀 殺出教學一片天
【記者孔德廉/中正大學報導】
上課鐘響,一位美女瀟灑地走進教室,卻常常不小心跌倒,甚至撞到流鼻血,這樣的天兵老師你有看過嗎?犯罪防治學系的陳慈幸副教授就是如此,不僅讓同學第一次上課就能記住糗事一籮筐的她,風度翩翩的「小刀」老師更是以活潑生動的上課方式深深擄獲同學的心。
「小刀老師」是同學對她的稱號,不是電影中的「陳小刀」,而是眼前這位眼神銳利的陳慈幸副教授;那「小刀」這個稱號是從何得來的呢?她表示這是她養的壁虎的名字,「小刀」去世後,她便用小刀作自己在部落格上的暱稱,時間一久,連同事都以小刀稱呼她,更有同學表示課堂結束後雖然忘記老師名字,但一定記得小刀這個稱號,因為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小刀這個綽號也成了她的代名詞。
陳慈幸教授,綽號小刀,眼神銳利。
圖片來源/陳慈幸提供
眼睛是靈魂之窗,從陳小刀像刀一般銳利的眼神中,清楚表現出她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加上她對教學的熱情,總是將百分之一百的人生創作力投注於教學上,讓她所指導的課程不僅入選教育部績優計畫之一,在與三位助教一路協商思考,並通過無數次的執行成果評斷,終於在績優計畫的評比上得到佳績。
教學生涯看似一帆風順,但中學後便赴日本求學的陳慈幸也遇過困境,她說:「語言是我學成歸國後第一個必須克服的難題,另一個更大的磨練,就是台灣學生的研究動力往往不高。」她以自身教學經驗觀察兩地學生的差異,發現台灣學生不像日本學生畢業後必須馬上面臨工作的挑戰,在學階段往往以繼續升學做為優先考量,減低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做研究的動力。這讓她體驗到必須提高學生求知慾,因此設計課程時首先考量以多樣性的方法增加學生興趣,是「少年犯罪事件搜查簿」開課的重要動機。
法律課程一般使用講解方式授課,搭配學生繳交心得提高互動。「少年犯罪事件搜查簿」起先也以心得作為師生間的交流,但陳慈幸希望進一步引起同學對法律的興趣。為了讓課程內容更吸引人,天天與課助開會,終於在幾次課堂的戲劇扮演中逐漸讓同學體驗到法律的趣味性;接著,她帶同學走出教室,體驗監獄、警察局等不同情境,她認為身為一名法務人員,應該主動了解實務狀況該如何運作。她所設計的多元課程不僅讓同學了解法律精髓,學生上課動力增加也成為她教學時最大的鼓勵。
課程發表的結果,陳慈幸教授帶領助教獲獎。
圖片來源/陳慈幸提供
專攻法律十幾年,並且在該領域中闖出名聲的「陳小刀」,童年卻是從學習音樂起家的;小時後極喜愛音樂,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然而父親一句:「音樂不能當飯吃。」讓當時年輕的她感到迷惑,甚至曾經質疑父親的威權統治,直到念大學後一次與演奏者交談的機會中,她才發現追求夢想的辛苦,因為音樂這條路不好走,生計的確是所有音樂人首要考量的因素。她才體認到父親當初憂心女兒未來而脫口的重話,現在回憶起來卻讓她感到不捨。因此開始思考轉換人生跑道,最後選擇走上法律之路,她表示懂得法律不僅替自己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也讓許多人免於被欺負的命運。
陳慈幸對於教學那用之不竭的熱忱,多年來為人稱讚。社福二吳思葦表示,課程中得到很多東西,包括相當受用的課堂資訊,以及親身接觸監獄的人生經驗,讓同學視野不再侷限於書本中的文字。而這份熱忱,便是陳慈幸的恩師送給她最大的禮物,當年,在自己教學的第一堂課結束時,老師撥了通電話給她,要她記住這份培育下一代的感動,並固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一堂課結束時,打電話請陳慈幸不要忘記第一次教學時,對於學生的熱情。這種師生之間忘年的關懷鼓勵她走過這些年的教育生涯,小刀老師承諾,自己將永遠保持這顆熱情的心,帶領學生領驗法律課程的樂趣。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