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猴共好日 籲民眾理解獼猴促成共生

2023/11/27 16:22
9,952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鄭孟佳、伍家欣綜合報導】「人猴共好日」11月18日在高雄壽山動物園舉行,由中山大學學生和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主辦,期望透過活動,推廣人猴共好的友善環境。

「害怕猴子跟食物被猴子搶走,其實是因為不夠了解台灣獼猴。」活動副召中山大學學生張芳菘說道。因此才想舉辦此活動向民眾宣導獼猴的相關知識,達到理解共存的目的。

​談及台灣獼猴 ,不少人會聯想到搶奪食物、入侵民宅、破壞農作物等不良形象,而建於獼猴棲地的中山大學,就時常發生猴群搶食等情況,加深人猴對立。中山大學學生徐睿澤表示,有被搶過或抓傷過的同學,可能就會很討厭猴子。

獼猴的生存處境變得比過去更加嚴苛,其中一個原因是2019年林務局將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動物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導致私養和虐待獼猴的情況加劇。根據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資料,獼猴被降級前每年僅約1、2件私養案例,降級後三年卻共有高達151件通報案。

「我們遇過非常多飼主不給猴子喝水,不然就是用牽繩栓在那裡」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指出,很多飼主用惡劣的環境圈養獼猴,且一般類野生動物一離開保護區,民眾就可能會遊走在法律邊緣,去獵捕獼猴。

除了降級帶來的影響,人類餵食改變獼猴習性也是造成衝突的原因之一。生物學專家林良恭說明,野生動物一旦習慣人類餵食後,要再花好幾代才能完全根除。因此不要餵食獼猴,並保持友善距離,便是共存的方法之一。

面對人猴生活範圍的高度重疊,可以從理解開始做起。藉由了解獼猴的生態和行為,避免衝突繼續發生,促進共生共存的友好環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