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文化 傳統與現代舞的對話
【記者蔡宜珊/民雄報導】
一群打破傳統,注入新舞蹈美學的排灣族舞團「蒂摩爾古薪舞集」<註一>,將於十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在民雄表演藝術中心演出舞動生命舞琉璃系列貳部曲《Manaigan‧勇士》<註二>。這群排灣族舞者透過深入部落田野調查的方式,把傳統的勇士做另類呈現。
當日舞者多穿著黑、白、紅三色簡約的勇士服,身上配戴象徵勇士的琉璃珠項鍊,以跳躍、扭轉、衝撞、低伏的姿態,搭配部落語言的音樂,描述敵人入侵、勇士出征之際,勇士守護部落的故事。該場表演,舞者拿出一個個道具「福球」,有時悲嘆、有時歡喜。藝術顧問拉夫拉斯於映後座談表示,這是排灣族傳統祭典的五年祭<註三>,天神在此時會發送福球,其中會有一顆壞掉的福球,而刺球則攸關各家族連續5年的發展運勢。演出過程中除了道具以外,還搭配了鼓、口簧琴與舞者的吆喝聲等,把勇士的故事推展到極致。
該演出為高雄場次,女勇士手上正拿著福球,心中祈求好運的到來。
照片來源/邱書婷提供
蒂摩爾古薪舞集的現代舞碼,是從傳統原住民的四步舞<註四>中做改變。舞蹈總監瑪迪霖‧巴魯於映後座談說:「傳統新娘抱,男生把新娘往身上攬時,新娘的手是高舉做揮手的動作,但是該場演出做了一些改變,新娘的腿勾住男生的肩膀,手則往旁邊揮。」現代舞打破了傳統舞蹈的限制,不再遵循固定的動作與方向,每個動作都代表一種情感,每支舞蹈背後都寄託一個故事。
觀眾陳小姐看完表演於映後座談說:「排灣族的階級文化是嚴謹的,但在該場舞蹈上卻突破傳統的框架,看不到排灣族的傳統寶物陶壺。」藝術總監廖怡馨回應說:「現代舞的演出打破傳統圖騰對勇士的意義,不再侷限陶壺與傳統服飾對排灣族的意義,而改以現代舞的方式詮釋。」現代舞於真實原住民文化而言,是有些小出入的。儘管如此,現代舞的呈現其實是抽象意涵的表達,不論觀眾理解多少,都是一次特殊的個人體驗。
在觀眾席裡可以看到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孩,原來他們是阿里山鄉達邦國小的原住民學生。達邦國小校長莊新國帶領這群學生前來觀賞表演,目的是希望讓原住民學童產生一種印記,補足目前教育無法傳授給學生的音樂感動。生長在鄒族部落文化中的莊新國表示,雖然鄒族和排灣族的藝術成分因文化不同或許有隔閡,卻可以在表演當中感受到文化不同的特性。
一開場可見餘煙裊裊,學童與民眾正全神貫注地觀賞表演儀式。
記者蔡宜珊/攝影
目前舞團已成立四年,蒂摩爾古薪舞集行政人員邱書婷說:「蒂摩爾古薪舞集是蒂摩爾文化藝術團的延伸。一開始多為原住民傳統舞蹈,後來為了突破民眾對傳統原住民舞蹈的想法,轉型為現代舞集。」目前舞集成員約有60多位,包含工作人員、技術人員與舞者等。
勇士的現代舞演出,超越男女性別,不分職場崗位與角色,透過現代舞制式型態的解放,開啟了觀眾對於傳統原住民舞蹈的眼界,也讓民眾對原住民的文化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註一>蒂摩爾古薪舞集:該舞集發源自屏東縣的三地門。母語稱三地門為「音斯地磨兒」。取「音斯地磨兒」尾字「地磨兒」,暗指「山地磨練的兒女」。為了讓名字更優雅,於是從「地磨兒古薪舞集」變成「蒂摩爾古薪舞集」。
<註二>《Manaigan‧勇士》:Manaigan指的是勇士配戴的琉璃珠。
<註三>五年祭:為排灣族傳統祭典。儀式分為迎靈、祈福、刺球、觀樂歌舞、送惡靈。其中刺球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其目的在於祝福農獵豐收,保護部落人畜平安。
<註四>四步舞:為相通的原住民舞蹈。兩人互相交叉手牽手,舞步為左前、右前、空拍、左後、右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