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訪視 - 台中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

2023/10/25 14:34
7,646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位於台中海線沙鹿的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成立已有12年之久,是以精神障礙者為服務對象的機構。雖然外觀看起來是一棟透天厝,但這裡是精障者與中心伙伴們一起共食、耕種、生活的地方,透過彼此的協力,讓精障者、家屬、社區都能一起互助共好。

熱心接待我的是中心負責人孫德利主任,到訪時正值日間課程,所以先接待我於會議室中,訪談時不時有學員進出,或是直接對主任問「他是誰?」,但全無任何戒備之感,顯見這裡是他們能夠安心放鬆的家園。

孫主任說,學員中知覺失調佔8成,剩下的以躁鬱症為主,精神復健為中心的主要任務,至於究竟要「復健」到什麼程度,這就會涉及到價值觀的取向,一般認為要到可以就業的狀態,但孫主任認為這個世界應該還有就業市場以外的選擇。精障者復健的模式若都延續醫療形式,就會變得很功能導向,比如整天都在做代工之類,但若都只是基於「好管理」、「回到就業市場」的需求,反會扼殺其他的可能性。這些學員們本來就不符合主流資本社會的期待,卻又被要求要有積極回應,就會造成許多的適應狀況。這種對體制的質疑,在本次的訪談中經常出現,精障者本就不同於一般人,若將他們強行嵌合進主流的框架,那麼難免會受傷。在中心,即便是做了很小的事,都會覺得自己是做得來,是有價值的,比如下田耕作、健行、做手工皂等。也會有各種課程,學員們每天來只需繳30塊錢,就可以換得一餐,這裡的物資也多半是募集來的,學員們使用這些物資再生產,這樣節省下的錢比他們去做代工還多很多。

同心圓不做全日型的機構服務,因為這反而會切斷他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這對於他們日後回歸家庭與社會並不利。學員們往往都需要吃很多藥,但這些藥常有嚴重的副作用,孫主任認為這些副作用其實是他們替社會承擔的,因為社會不希望他們亂發脾氣,要符合「正常人」的規範,但藥物對於他們也所損傷。不過藉由來中心活動,這裡可以勞作、曬大陽、與人交流等,都會對他們的健康有幫助,「晚上的助眠劑、抗焦慮劑就不用吃這麼多。」或至少也可以延後需要安置的時間。

精障與貧困

說到貧困與精障者的關係,孫主任頗有感觸地舉出些例子,如有位學員某天收到政府的公文,說他的身障津貼要取消,因為有查到一筆他媽媽存的基金,儘管那其實是長輩預留晚年的生活費,但推算後基金的本金有超過補助標準,就必須取消。收到後他並沒有申述,反而去坐公車,然後從高速公路的陸橋上跳下來,雖然後來命保住了,但也因此截肢,從此終生都要坐輪椅。也有一位中年的學員最近癌症過世,他生前家境就很差,世代都是佃農,住在土角厝,有幻聽的狀況,當聲音出現時,他常常會因為要找到音源,而讓自己受傷。「這邊的學員,家境大多都是在這個繁榮穩定世界以外的。」

孫主任認為,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是越來越往資本體制傾斜,人是被壓縮的。但也因為現實的狀況如此,更顯得互助的重要,落單大家會被個個擊破,但只有形成一個群體,才能讓大家互相照護。如同「同心圓」的名稱,期許能提供一個「循環」,讓精障者可以帶著他不舒服的狀態繼續過生活,藥物本身也有極限,吃了後還是會有幻聽幻覺,但總是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精障者總是常要面對各種汙名,比如當家中有較嚴重的精障者,社會局就會評估是否要安置,但他們需要的是支援,不是抽離式的安置,就連長照進入社區後,也有照服員害怕精障者而不敢進入屋內。孫主任本人為社工出身,還曾經當過職業軍人,但最後還是比較喜歡在體制外工作,如學員在中心本身也沒有服務期限,中心也會針對學員的狀態來安排工作,比如有些人的質地比較安靜,就可以去做手工皂;有些人喜歡逛街,就去餐飲組,因為每天都可以去市場買菜(煮飯也是學員的工作喔);個性比較喜歡自由的,就會來田裡工作,才不用被框住在一個位置上。精障者比較沒現實感,但藉由每天的種植、買菜,就會感知到更多現實。

中心本身也會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每年夏天都會舉行砸水球遊戲,因為夏天時中心的學員會特別焦躁,辦完活動後就少有嚴重的事發生。孫主任說「找到非暴力的表達很重要」,這樣才不會演變成真正的暴力,環境裡提供新的經驗,才可以跳脫既有的框架。

照片

中心學員們耕種的菜園,這一小方土地是學員家屬提供的

 

耕作與生活

訪談一段時間後,我隨孫主任來中心耕作的田地參觀,跟旁邊整齊的稻田比起來,這一小塊的農地顯得很雜亂,各種蔬菜和雜草長在一起,並散佈幾個澆水用的桶子,種的都是常見的福山萵苣(大陸妹)、空心菜、茄子、紫蘇等作物。中心每天都在開伙,所以他們對耕種的態度很重視,田地不用農藥,搭配機構本身的廚餘堆肥。沒有灌溉系統,水都是用一瓢一瓢慢慢澆的。此外,學員們也能藉由接觸土地,感知到環境的變化。不過主任也坦言,鄰田施行慣行農法的農藥還是不免會噴到他們這裡,甚至是用無人機在噴,「當大的系統出問題,不管你如何用友善種植的方法,還是有極限。」孫主任說「我們這些處在中下階層的人,才更需要去了解環境的變異」,畢竟當環境出狀況,第一個受害的就是那些貧困的人。

跟昂貴全日型的康復之家不同,社區型的同心圓只在白天經營,但才可以捲動更多的社區資源,社區都會捐米、油、普渡物資給中心。中心也很少需要志工,因為家屬都會來幫忙,而且中心也不希望志工把學員該做的事搶去做。學員來這裡,每天要繳30塊,重點不是金額多寡,而是藉由付費的行為,讓學員們覺得自己是購買者,而非只是一個被施捨的人。

同心圓不會強迫學員們去刻意迎合社會的期待,比如一定要出去工作之類,因為他們不見得適合去工作,就算找到也不一定能待得下去。但每天來中心,至少有事情可做,跟更多人接觸,也不用出食材的費用,這樣每個月約5000塊津貼都可以自己支配。

孫主任說,我們這個體制一直只想要解決問題,面對精神病人只看你有沒有乖乖吃藥,現在還可以每個月固定打一次針,「反正只要不出事就好」,但人不應該只是「不出事」。跳脫主流制定的律動,找到自己的節奏,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這顯然與現今社會中的價值有距離。「這個社會一直告訴你要努力。」但真的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ourdock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