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部落~我的家
石山部落
我們的部落~我們的故事
清晨~總是被轟隆隆震耳欲聾的飛機起降聲吵醒,不管是忙碌的上班上學日還是悠閒的假日,晴天還是陰雨天,寒冬還是酷暑,想不起來都難,真不知應該感念國軍為了保家衛國辛苦的操練,還是應該埋怨祖先留下的土地位置不優,這就是石山部落居民的無奈。所幸這個部落裡住了一群樂觀開朗的阿美族人,即使每天都經過飛機轟隆隆的洗禮,也不會拉著紅布條舉旗抗議。蘭嶼東清部落的達悟族人有核廢料為伍,我們石山部落的阿美族人有空軍基地為伍。核廢料會有輻射污染,造成病變,但核能發電是必要的,空軍基地會有噪音污染,造成神經衰落,但國軍操演也是必要的,這就是我們沒有辦法抗拒的原因。換個角度想想,政府真應該好好感謝這些為了國家運作的幕後功臣─長期接受“薰陶”的部落居民,如果不是我們的忍“音”不吭聲,政府應該很難找到地方作為基地。部落裡的耆老,尤其是男性,五個就有三個有重聽,這也許就是長期經過轟隆隆薰陶的成果。石山部落居民的忍受程度其來有自,應該是屬於最高級,自日劇時代被日軍嚴格管控家中糧食和牲畜,雖然有田卻吃不飽,有稻米收成卻只能吃地瓜,家中的壯丁到了二十歲就得被送到南洋替日軍作戰,離開父母、妻子和小孩不說,而且要有一去不復返的心理準備,小孩上學也只能走泥濘的山路,沒有鞋子穿、沒有書包、一件衣服大家輪流穿,便當裡永遠只有飯沒有菜,可以讀書就是最幸福的事。民國58年,志航空軍基地開始徵收土地並動工,把居民趕下部落,所以現在的部落視野沒有原來的好,土地沒有原來的寬闊,田地也沒有原來的廣大,對於過去這些種種辛酸的歷程,部落居民也不曾激烈埋怨過,只有在憶起當年時才會娓娓道來,語氣中除了無奈卻也帶著一絲絲的感傷。『以前啊~』爸爸總是在幾杯黃湯下肚後,喜歡說起當年對搬遷和土地劃分的不平或笑說過去舊部落裡的趣聞,光是搬遷的事我已經聽了好多遍。猶記得當年正準備大學聯考時,每天都閉關苦讀的時期,就是那“轟隆隆”的聲音陪伴我度過人生的重大時期,以前,真的覺得它是“噪音”,現在卻漸漸習慣了,雖然自己在外闖蕩了十個寒暑,但終究牽掛著這個從小成長的部落,牽掛著父母,於是毅然決定回鄉服務。部落歷經了三次遷移,雖然已經不是祖先留下的那塊土地,但部落居民對部落的牽掛卻依然存在,對傳統文化的牽掛也慢慢被發掘,在傳統跟創新的衝擊下,現在有了社區組織幫助部落裡的阿美族人復甦傳統文化,在創新的時代中找出一條未來的路。名人王力行說軟實力,就是一種愛心、包容、尊重、認真的態度;一種開放、創新、積極、好學的動力。希望透過文字敘述能將部落的軟實力再度被發掘並傳達給大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