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教育,孩子你快樂嗎?

2022/10/19 04:44
1,80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111-10-17

教育是社會成長的基底「努力讀書,認真學習有好成績就能成功」現今社會大多數人還存在著過去的想法,認為成績好往後人生就能找到高薪且待遇不差的工作。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較普遍被學校、社會遺忘,社會甚至會用偏差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以至於教改多次後仍導致學生程度差距大,升學壓力提高。

照片

上學時的書包(圖/截自網路)

「為什麼我要花一天的時間去努力學習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用到、不喜歡的事物呢?」這是陳同學兒時的疑問,他母親是這樣答的「因為如果不好好學習就進不了好大學,進不了好大學就無法有好工作」。

推回來其實就是擔心「錢」以及「能力」,讓孩子跟著所謂的社會期待走,而忽略了最初的快樂原則。在1990年第一次重大教改後,1994年開始高職與科大這兩項以技術為主的學習環境大幅增加,高職提前讓孩子學習一技之長,高中則是以學科知識為主。

許多孩子開始提前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減少了許多人苦讀了12年卻還仍不知道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大學畢業後不知該往個方向發展的問題,但因改革,教育制度讓學校入學門檻變低,塑造出上高中、大學等於成功的氛圍,追求明星高中、名牌大學,技職價值感低的感受,許多家長因此更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而很常忽略孩子到底適合什麼快樂與否。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李遠哲:「教改是全民的,與社會脫離不了關係,如果社會不改善,教育也沒有辦法改革。」(1994.10.29)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的升學壓力且讓孩子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再看看現今的網紅、看看科比.布萊恩,都是靠自身的興趣加努力而成功,最快樂的莫過於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成績已經不能代表一切,這個觀念應該多加宣導出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