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生者與死者

2010/09/18 09:09
3,321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目前台灣面臨住的空間不足問題,寺院往往和住宅在一起,剛開始是寺院周遭是田園或空地但後來人口變多,所以就會形成都會墓園和寺院結合,宗教信仰觀點不同,造成處理方式不一樣,中國人自古即有厚葬的習俗,並且十分忌諱損傷遺體,因此火葬雖隨印度佛教風俗傳入,但最初僅有部份外國僧人施行。如〈鳩摩羅什〉或〈求那跋摩〉傳載,彼等係依外國之法以火焚屍。西晉初年朱士行歿於于闐,遺體亦採火葬,但當時中國本土是否採用火葬,實情不詳。據《?修清規》的記載,唐宋時施行火葬者已漸增多。近世中國佛教僧侶,逝世時除肉身裝缸者外,大多施行火葬。台灣寺院自日治時代以來普遍都建有骨灰塔,以收容信徒火葬後之骨灰。

照片

日本始行火葬,是在入唐僧道昭示寂後。《續日本紀》卷一〈文武天皇四年(700)三月〉條載︰「道昭和尚物化。(中略)火葬於栗原。天下火葬始於此。」數年後,即大寶三年(703)十二月,持統天皇火葬於飛鳥岡。 慶雲四年(707)十一月,文武天皇亦葬於同地。養老五年(721)十月,元明天皇火葬於藏寶山雍良岑。天平二十年(748)四月,元正天皇火葬於佐保山。爾後,歷代天皇行火葬法者屢見不鮮,而由於佛教之隆盛,火葬之習俗乃告普及於天下。

 

照片

目前日本人處理處理骨灰方式,以東京淺草東本願寺為例,介紹目前的相片如下,是一所都會人口密集的道場,非常方便信徒來追思先人,方便家屬將祖先及往者放在寺院旁邊墓園,旁邊又增設幼稚園班,可見日本人對生死的看法非常獨特,此寺有教育下一代生與死的觀念,附近住家並不因此而減少。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