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黃達夫院長提四大防癌重點,50歲後罹癌機率可降5成!

2022/09/21 12:47
3,450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黃達夫院長提四大防癌重點,50歲後罹癌機率可降5成!

最新國際研究結果指出,全球204國家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及危險因子的關聯性,有近五成癌症起因為吸菸、喝酒及肥胖所導致。

照片

(圖翻攝自50% FIFTY  PLUS)

對此,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撰文提出四大防癌重點:預防注射、不菸、不酒、不肥胖,將可降低5成罹癌風險!

黃達夫院長強調:「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但癌症發生率可以減半,同時,也能大幅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

以下為黃達夫院長發表於 50% FIFTY  PLUS之全文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醫師,分享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大型調查的研究結果,5成以上癌症其實是可避免的。

雖然,我的工作主要是照顧癌症病人,並且,從事這個工作己經55年。回顧癌症醫療,從1960年代,開始化學藥物的使用,轉眼,50多年過去了!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眼看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越來越高,固然,給予在這個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帶來相當程度的成就感。然而,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罹患癌症的病人越來越少。

數十年來,從為數不少的研究,我們早已觀察到飲食、生活習慣與癌症的密切關聯性。顯然,只要人們能夠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但是,行為的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做為醫療人員,我們能夠做的,只是不斷地提醒及宣導。

最新204國大型研究調查  5成癌症其實可預防

大約在一年前,當我看到英國癌症流行病學專家從英國全民健保資料的分析,估算每10個癌症病人當中有4人是可以預防的。其中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吸菸,其次是體重過重(肥胖)。這是一個大型的研究,可信度高。

今(2022)年8月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一個更大型的調查結果,統計了全球204個國家的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及危險因子的關聯性,同樣發現44.4%因吸菸、喝酒及肥胖而致癌。

專家們認為,如果再加上約10%如子宮頸癌,及大部分肝癌可以經由HPV病毒及C型、B型肝炎的預防注射而免於罹癌,則有5成以上的癌症得以避免。

醫療進步抗癌仍不好受  最好不要得癌症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統計,在2020年全球約有1千900萬人罹患癌症,其中1千萬人死於癌症。足見,儘管治療癌症的方法不斷地在進步,然而,在絕大多數的國家,罹患癌症的病人越來越多,因此,整體癌症5年存活率的提升卻是緩慢的。

而且,對於任何人而言,面對癌症的診斷,都會是精神上的一大打擊,雖然,因為醫療的進步,近年來,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身心方面的折磨,遠較過去好了不少,但仍然不是件好受的事。

因此,不要得癌症,應該是人人想追求的目標。事實上,個人認為,如果能夠從國家醫療政策的制定著手,把重心放在癌症的「預防」,就可大幅減少癌症死亡率。

防癌4重點:預防注射、不菸、不酒、不肥胖

從國家醫療政策的角度出發,最容易做到的事,是預防注射。台灣在新生兒B型肝炎的注射方面,有很好的成效。近年來,也積極地在推行HPV病毒及C型肝炎預防注射,我不知道,到目前為止成效如何?但卻極值得努力推行。如果,預防注射100%做到了,就可以減少10%癌症的發生,這是極可觀的數字。

接下來,比較困難做的是,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的養成,這則是很複雜的社會問題。我們先來談菸與酒,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想見,年輕人在一起時,很容易因為好奇或好玩,而去嘗試吸菸或喝酒,甚而成癮。

如何讓菸害與酒害,從小學生時代開始深植於每一個孩子腦中,是所有父母及學校要一齊努力的工作。

菸酒之外,另一個重要危險因子是肥胖。人們可以選擇不吸菸,不喝酒或少量飲酒,但是,三餐則要天天吃,而在當今的社會環境,要規律地維持健康飲食及作息並不容易。尤其是經濟弱勢族群,要吃飽都不容易,哪裡還顧得了營養。

這方面需要社會的救濟與協助,投資在幫助弱勢族群獲得健康的三餐,同時輔導他們遠離菸酒、規律的作息及適當的運動,是降低整體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生活飲食習慣  減少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

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但癌症發生率可以減半,同時,也能大幅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反而可以在後端大幅減少醫療資源的耗費。而且,提升國民的健康,就會增加國家的生產力,可真是一舉數得。

可惜的是,台灣的民主尚不成熟,在惡質的選舉文化下,政府難以規劃高瞻遠矚的政策,大部分人期待馬上看得到、拿得到所謂有感的東西。結果,很多需要長期投資,無法立竿見影的政策很容易被忽視,或根本無法推動。

個人認為,如何結合整個社會包括政府、醫界、教育界、社福團體、餐飲業等的力量,幫助全民遠離罹癌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最重要且最値得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做的事情。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