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環境劫難 台灣能安然度過嗎(節錄)
The Climate Scoreboard Video from Climate Interactive on Vimeo.
(本文節錄自《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
文/潘翰聲(綠黨召集人)
圖/氣候互動組織(Climate Interactive)將目前各國呈交給哥本哈根協定的減碳目標,套入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氣候預測模型,得出全球升溫攝氏3.9度的結論。
災難片《明天過後》以北極冰山熔解,北半球白種人文明所倚賴的大西洋暖流循環中斷,導致文明頓時崩潰,特效誇大了,半真半假,烘托英雄與親情、友情的公式主題,是不折不扣科學包裝的商業片。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一連串的演講影音加上高爾的故事剪輯而成,取得門檻極高的圖表與證據也一併呈現,發揮極大影響力,高爾還因此與聯合國IPCC小組共獲諾貝爾和平獎。
鐵齒的反方代表,則是以《侏羅紀公園》聞名的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回擊,內容引經據典,許多人還以為不是小說。
其實,全球變遷是漸進而非突發現象,異常氣候也很難都歸因是短期的正常波動,或是人類自作孽。若是人類自己搞壞了這個家園,地球少了這個正在蔓延的癌細胞,經過漫長的時間還是能夠逐漸自癒,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自以為聰明地來搶救。人類搶救的其實是自己的未來,但多數人在大難臨頭時難以自保,而這一切並非遙不可及或無能為力,而是切身可改變且來得及改變的未來。
國外的災難太過遙遠,回到台灣來看,我們又不願面對。本土生態文學有兩部重要的預警小說,宋澤萊的《廢墟台灣》,在戒嚴末期反杜邦運動前夕的1985年預測現在的2010年,從廣泛的環境災難破題,深入批判社會與政治結構。張大春隔年在時報週刊發表輕薄短小的《天火備忘錄》,警告核電災難萬劫不復,政府卻輕描淡寫說是虛構,具體回應卻和小說內容神似,令人莞爾。
現在的山,一下雨便到處土石奔流肆虐,海邊平地被淹,台灣還有哪裡可住人?我們需要一個台灣版的地球暖化預言/寓言,透過海平面上升模擬圖,試圖想像——大水來了,走哪裡去?
台灣 會不會崩潰?
賈德戴蒙「大崩壞」一書作過跨文化比較,歸結文明消失的五大因素:環境破壞、氣候變遷、外敵威脅、夥伴消失,及最關鍵的—社會面對挑戰與災難的回應。以這個架構,快速掃瞄台灣的狀況:
1.環境破壞:會不會變成「復活節島」的東亞現代版?
台灣被外來殖民者「發現」,讚為「美麗之島」,未料卻開啟一連串資源詛咒,來自葡萄牙和荷蘭的船艦來此拓展貿易,明、清、日等帝國大力開採、剝削,參天巨木、黃金、硫磺、煤炭…各種天然資源被挖走,原住民被往山裡趕,野生梅花鹿消失。反攻跳板和冷戰前線燈塔的角色,直到高科技矽島之夢,島內殖民將山川海陸皆換算成新台幣的成長數字。當媒體取笑杜拜的「高塔詛咒」,不一會兒又自大地吹噓一O一的炫麗煙火,這會不會是台灣文明的最高點?
大洋洲的復活節島的巨石人像遺跡,曾是個難解的謎,現已被證實是個完全因環境破壞而崩潰的近代文明,許多生態學教材都以此比喻:地球是一個獨立而必須珍惜的島嶼生態系,國際環保團體「地球島」就以此命名,這卻產生一個更難解的公案「明知樹木是生命所繫,為何還砍下最後一棵樹」。
台灣颱風、大水一再釀成巨災,每逢災後檢討與重建,事過境遷不好久,這個循環又再重演、幾乎是個反射動作。台灣的環境破壞,會不會變成「復活節島」的東亞現代版?
2.氣候變遷:台灣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台灣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55億公噸,世界排名第22,佔全球總量1%;以每人平均量11.26公噸來檢視,則一躍而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是全球平均(3.9噸)的三倍;若以單位土地排放密度來算,則是世界最高。另一個世界第一是成長率,1990至2005年成長128%,若加上已通過或排隊審查中的幾個大型產業開發案,未來還要增加將近一半的排放量。
由於特殊的國際地位,台灣成了京都議定書的化外之民,既不屬於附件一國家(先進工業國),也不屬於非附件一區塊。由於全球氣候變遷不是公平分佈,北方工業國排放絕大多數的溫室氣體,也因此聚集絕大多數的財富,南方低緯窮國、島國,對溫室氣體排放沒什麼「貢獻」,卻得承受最多的災難。而台灣,處在尷尬的位子—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台灣近三十年平均溫度上升一度,是世界平均值三倍,海平面上升速度也較世界平均快,大多數人口居住在易受海洋衝擊的沿海地區,又位於颱風熱門路線上,台灣當然是受害者,卻像溫水裡的青蛙,將悄悄的變化常態視而不見,無視危機欺近。
台灣颱風大水一再釀成巨災,每逢災後檢討與重建,幾乎是一再歷史重演、機械式的反射動作。台灣的環境破壞,會不會變成「復活節島」的東亞現代版?
3.外敵威脅:面對中國因素的兩種途徑
從國軍救災的手忙腳亂、欠缺協調,許多人擔憂一旦敵人入侵時也將無能禦敵,其實對照99%倚賴外來能源、以及供電系統,更是一遭到攻擊立即陷於癱瘓。比國家安全更高一層的,則是直接面對中國因素,以及民間國際社會的安全網絡。處在大國環伺局面,不只是地理的樞紐位置的重要性,如果關鍵小國能將自己變成區域和平網絡的重要節點,便能化解衝突於無形。
由於長期受限的政治參與,加上國際上遭到政治孤立,讓人民更加習慣埋頭賺錢,面對中國大陸強勢崛起,親近或疏離的兩難,加深了國內政治兩極對立,裂痕難以彌補。而中國伴隨高速工業化而生的碳排放,總量已和美國等量齊觀,國際上有兩種介入的方向,一是持續將生產基地移入,「共襄盛舉」製造黑色中國,另一是參與綠化中國的改變。
另一方面,與台灣建交的友邦數量持續減少,長期以來的主權戰役多是節節敗退,稍早對岸是關鍵因素,如今新增海平面上升,即將發生的是將吞噬吐哇魯和吉里巴斯等島國友邦,除了「借殼上市進入聯合國」這種玩笑之外,政府應該把錢灑到對的地方,最可行的是幫助島國聯盟的好朋友面對災難。
4.貿易夥伴消失:對制裁風險別心存僥倖
台灣經濟體極度依賴對外貿易,總統馬英九上任之初參加全國NGO環境會議時,便提到「若不減碳將受到貿易制裁」,政府終於聽到來自環保界的警訊。哥本哈根會議前夕,國內媒體聚焦猜測是否會有具體結論,許多企業界人士抱著「如果沒結論還可以撐一陣子」的僥倖心態。事實上,減碳已是國際政治與國際貿易戰的主軸,即便沒有具體結論,減碳的貿易戰已經開打。
減碳抗暖化幾乎是當前唯一具有正當性的貿易障礙,碳關稅這種強制性的貿易制裁,即將在主要出口市場風行。歐盟與日本在去年就已經警告,來自拒絕減碳國家的產品,進口時將被課以碳關稅,不論今年的墨西哥氣候峰會有無達成具強制性的決議。美國眾議院已通過「清潔能源與國家安全法草案」,正待眾議院表決,其中的碳關稅條款,便引起中國敏感地反彈,但WTO已明確裁定碳關稅是可接受的、並未違反規定。美國貿易委員會充斥著冷戰時代核子戰略策略顧問,為避免碳關稅引發爭議,更傾向另闢蹊徑—「若以毀壞地球環境、不顧自己家園的方式生產,該貨品沒有負擔外部汙染成本(內部化),因而得以低價輸入美國,將視為傾銷的不公平貿易」。
另一方面,軟性制裁也透過市場機制悄悄發揮作用。曾在上個世紀末以軟性經濟制裁打垮南非種族隔離白人政權的社會力量,這次再度出擊的對象是製造溫室氣體的黑色高碳企業,消費者在收銀機前用錢投票,在股市用投資帳戶投票,逼得品牌廠商也要求供應商必須符合環境與社會責任標準。
前幾年面對歐盟管制電子電機產品使用有毒化學物質的RoHS方案,台灣政府有效整合並輔導廠商成功而迅速地符合該標準,這種靈活度,讓台灣企業輕忽減碳的重要性、複雜度與嚴肅性。
減碳 對話與辯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