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熱傷害案例攀升 高溫促法治、建設、社會轉型

2021/10/26 09:02
1,769次瀏覽 ・ 2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過去遮陽帽、袖套、遮陽傘是女性為了防曬美白的裝備,然而近年陽光毒辣的程度,讓這些商品變成外送員、勞工們的必需品。

照片

近年陽光越加毒辣,戶外執勤的勞工面臨著無形的熱傷害。圖片來源:玄 史生/ flickr (CC0 1.0)

 作者:梁曉昀、周佩妤

  2021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後,台灣相關的研究單位亦更新了屬於台灣的評析報告。

  報告指出,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間 (1911-2020年)上升約1.6℃,其中,21世紀初的夏季日數更增加到120-150天——相當於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夏天;各地極端高溫的日數也有增加的趨勢[1],且以都市地區最為嚴重。這樣的高溫將越來越頻繁,除了適應以外,還有許多預防措施是即刻能夠展開的。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年以前,台灣每年熱傷害[2] 的就醫人數大約五萬,爾後便逐年攀升。2020年是台灣有氣溫紀錄以來第二熱的年分,熱傷害就醫人數飆破8萬6000人,且女性比例高過於男性。

照片

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高溫,使得熱傷害就醫人數攀升。圖片來源:Brecht Bug/ flickr  (CC BY-NC-ND 2.0)

  從勞保局的資料也明顯看得出來,2020年因高溫造成職業病傷害給付案例與金額,該年飆破16例,總給付金額超過150萬,為歷年最高。各方面的數據再再顯示極端天氣已對人民健康造成一定的衝擊,熱傷害議題亟需正視。

 

因應熱傷害的短、中、長期策略

  因應極端高溫事件可分為短、中、長期策略。首先,在短程規畫中,工作環境在取得使用執照前,勢必要先擁有相關的環境檢測儀器設備,才能確保該環境是否夠通風,或者能否有效監測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GBT),而勞資雙方也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熱傷害因應知識,強化彼此認知。

  其次,是要透過法律制度保障勞工的權益。勞動部職安署已針對職業疾病認定擬訂範圍,並羅列工作與休息時間的比例,且綜合溫度熱指數需適時檢視,以利掌握工作環境的變動情形。

照片

因應極端高溫事件需透過法律制度保障勞工的權益。圖片來源:吳宜靜

  而中程規畫可分為兩大層次。

  在基礎建設方面,可著重工作或居家環境的能源效率,並且盡可能保持建物通風及隔熱,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預防熱能集中,二來也可以強化建築節能效率。而公共領域(如:街道或營建工地),則需盡可能地搭建遮蔽物來實質降溫,其中,種植樹木是最佳選項,不僅可以綠化城市,也能夠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所衍生的問題。

  在社會制度層面,可從衣著的改變開始做起。不僅是布料、材質上的調整,可穿著淺色且具涼感或棉麻質地的透氣材質外,社會大眾對於「正式服裝」的認知也需隨之調整,避免穿著大衣在超低溫的冷氣房中開會,不然將形成能源消耗上的惡性循環。

照片

因應極端高溫的中程規劃,可從種植樹木、增加遮蔽物等基礎建設著手。圖片來源:Vladimir Varfolomeev/ flickr (CC BY-NC 2.0)

  長程規畫則需針對經常在戶外曝曬執勤的勞工重新考量。其上下班時間應依據高溫時段而更具彈性;若達危險級的工作時段,應立即採取相關的配套措施,例如挪至遮蔽物下作業並提供足量的水份,甚至強制停工。

  此外,也務必思考勞動力替代問題。在外曝曬的工作多以青壯年人口為主,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下,都有損我國勞動生產力,因此,除了需要有充分的的勞工保護措施,也應積極尋找高溫

  今(2021)年因為疫情的緣故,防疫人員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衣,造成多位人員中暑的案例。目前許多國家已針對勞工或是軍隊的訓練計畫,設定高溫之下須暫緩工作或訓練的標準,高溫防範和處理措施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議題。就整體而言,邁向積極的低碳之路,減緩全球升溫,才是解決極端高溫情境的根本之道。

 

註解:

[1] 此處所指的「極端高溫」定義為超過36℃。

[2] 熱傷害案件包含中暑、熱暈厥、熱筋攣、熱衰竭或熱水種等案件。

參考資料:

均溫再創新高 2020台灣史上最暖年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813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_one.aspx?kid=20210810134743 - Pic7

熱傷害攀升 連三年超過五萬人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03441

--

台達50周年節用厚生倡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