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臺大、台北大學為財政部官員出版之疑似舞弊論文
財政部法務部教育部習於包庇
必須靠有良知與能力的台灣人以記者身分揭發
記者使用ABC代表前財政部官員發表的三篇論文,論文A與B《社會責任》一稿二投、互不引用地刊登於清大與臺大發行的期刊。 C《微部落格行銷》台北大學企管系博士論文。
爭議點如下: C聲稱的研究樣本「男性人數較女性少,各為399人與755人」完全雷同A與B。不同者有三,
第一點是A與B陳述「大部分受訪者低於25歲,共618份」(The majority, 618, were under 25 years of age.),C卻陳述「分布於19-25歲的受訪者最多,共有618人」。
第二個不同點是C摘要陳述「本研究結合資訊系統及行銷理論…透過網路問卷調查」,也就是行銷研究,不同於A與B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形象」議題。
第三個不同點是如前所述,論文C的1154樣本僅「透過網路問卷調查」,A與B卻是571份來自網際網路(A聲稱internet、B聲稱e-mail)583來自書面問卷(paper questionnaires)。
如上所述,C和A或B研究樣本來源的性別、總數與「25歲以下」的樣本數皆相同(如果C不存在低於19歲的樣本來源),再基於三篇論文有一共同Hsu作者,則幾乎可以確定三篇論文的問卷是對相同樣本、同時進行。
以上卻也產生出是否真有利用書面問卷的真實性? B沒有呈現1154份樣本來源的年紀分布表,A與C則都有呈現年紀分布資訊。A的「25歲以下」樣本數是618,C卻是701=618+83,且除了「26-30歲」同為227外,其他各組都不相同!也就是說C比A多出的「18歲以下」83人,是透過C比A的「31-35歲」少12人、「36-40歲」少16人、「41-45歲」少37人、「46歲以上」少18人,而形成12+16+37+18=83等平衡等式,符合原先A與B聲稱的樣本總數1145。
A與C的樣本「學歷」資訊:「小學」Elementary均為3人、「國中」Junior School均為9人、「大學/大專」college學歷均為753人,神奇者是「高中/高職」High School與「研究所以上」Graduate School數字互換,其一為237人,另一為152人!
先公告再檢舉以壓縮牽涉其中之利益份子的包庇空間
致 財政部、科技部、台大管院、清大工業工程系、台北大學、新聞媒體
您好, 因為貴單位發行以下三篇舞弊論文,故告知以下訊息。 十分鐘的說明影片,參見 https://youtu.be/DmyM_d2vPCo
附件是詳細的說明,爭議論文A, B, C為:
A: 邱光輝、許建隆(2010) 研究社會責任與公司形象在風險社會中的關係-以電信產業為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8(3), 183-194。
B: 許建隆、邱光輝、林靖(2011)社會責任與公司形象之關聯:風險社會之調節效果。臺大管理論叢,21(2),33-54。
C: 許建隆(2011)微部落格行銷之研究。台北大學企管系博士論文。
許建隆已有二篇國際論文因本人的檢舉,而遭撤除,撤除公告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7-2487-7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0-03818-6
劉任昌敬上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