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當成白老鼠 看電子耳帶來的文化衝擊
觀看外片「無聲的吶喊-六年之後」時,讓我回想小時候,在醫學不發達的環境下所過的黑暗日子。那時我被當成白老鼠,給中、西醫師實驗了不知多少回,為的是希望把我治癒得和聽人一樣,結果總是未能如願,父母也免不了失望落寞!
陳濂僑
觀看外片「無聲的吶喊-六年之後」時,讓我回想小時候,在醫學不發達的環境下所過的黑暗日子。那時我被當成白老鼠,給中、西醫師實驗了不知多少回,為的是希望把我治癒得和聽人一樣,結果總是未能如願,父母也免不了失望落寞! 如今時代進步了,電子耳的發明,或許的確能造福聽障兒,但還是需要長期的適應和密集的復健訓練,才能跟常人一樣溝通無障礙!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片中裝了電子耳的小孩,在經歷了語言學習和聽覺辨識訓練之後,生活竟然可以與聽人沒什麼差別,這足以證明電子耳的確是功不可沒。
只是國外環境畢竟跟台灣不同,國外的機制完善,技術先進,台灣卻沒有明確的配套措施,導致電子耳在台灣並不普遍,成效也未如預期,或許這也是我們需要向國外學習的地方。
電子耳雖然是很好的科技產品,但我還是擔心,未來手語文化將因此而受衝擊,恐會逐漸式微。如何保存我們聾人文化的語言和價值,絕對是我們需要面對和思考的課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