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基改抗糧荒 引鴆止渴

2010/06/22 13:25
2,793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文/譚偉恩(政治大學外交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低碳生活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團)


氣候變遷有關的自然災害,往往重創一國的農業。根據IPCC第4次評估報告以及學界的相關研究,氣候變遷會衝擊自然地理條件,造成水資源短缺、耕地面積削減、病媒與傳染病擴散,而這些因素均會妨礙農作及水產的生長或減損糧食之產量。如此慘重的浩劫,不但首當其衝國家安全,更導致農、漁、養殖業者血本無歸,並同時間接促成物價上漲和威脅人民的糧食安全。


無論現今的全球暖化是否為人類所導致,地球平均溫度的異常增升已是確定之事實。 就在世界各地自然災害接二連三發生的同一時間(*1),人類生命的脆弱度和對極端氣候之畏懼,則是不斷在升高。



09年全球氣候災難 損失近六千億台幣

 依據聯合國災害抑制國際策略組織(U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的統計,2009年全球共發生245起自然災害,其中有224件與氣候有關。而在自然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方面,排除地震、火山爆發等地質性事故後,與極端氣候有關的災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190億美元。 此等與氣候有關的天災也包括了發生在台灣的莫拉克風災(*2);這起災害重創全國農業,損失據官方估計逾新台幣8億3000萬。其中,農作類(例如:蔬果)的損失約6億7000萬。而畜禽及漁產類的損失合計也在千萬元以上。

 
曾經,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和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人類透過科技創新開啟了工業化時代的大門,並相繼地把許多傳統產業轉形為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如今,回首看看這一路醉心於發展和享受的「成就」,全球目前除了整體環境品質惡化外,還有多達10億的人口生活在貧窮與飢饉之中(大約每6人中就有1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威脅),並且平均每天有兩萬名孩童死於飢荒,大約每6秒中就有一個兒童因缺糧而死(*3)

 
缺糧與經濟狀況有一定的關聯性,世界多數的貧窮人口居住在鄉村,仰賴傳統農業經濟形式維持生活。這是靠天吃飯的生活型態,但目前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與異常氣象正對這些社會底層族群(underclass communities)的生存與安全形成莫大威脅。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造成了氣候變遷,而氣候極端、快速、失序地異變,影響著小麥、玉米、稻米等作物的生長,從而形成了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 使得全球目前有10億2000萬的人口活在無糧的苦難之中(*4)



 究竟氣候變遷與影響糧食生產和危及糧食安全的成因之間,是一種怎麼樣的互動關係(*5)


 欲釐清此一問題頗為不易,本文希望透過敘事的方式,提供有關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兩者間的聯繫性的粗淺說明。惟礙於本文所提供或是引用的數據資料是建立在研究便利和認知偏好的基礎上,因此會有誤差率或是科學上的可爭辯性。與本文持不同觀點的懷疑論者可能會具此提出質疑;對此,冀盼大家多關注當前糧食安全問題的實存性與嚴重性上,而不要過分執著於氣候變遷的確切成因或科學上的精準數據。


 糧食安全最基本與核心的論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時間均可獲得充足、安全和營養的食物,以滿足追求健康生活之飲食需求和偏好。此一源自聯合農糧署(FAO的)定義,體現了食物與人類生存兩者間密不可分的關聯,而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在其1994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也將糧食安全列入人類安全(human security)的七大主題之一。


 值得留意的是(*6),聯合國農糧署對於糧食安全的定義持續在進行修正,以兼顧國際情勢的發展和國際社會對於人權內涵的擴充。例如:1983年,採納學者Edouard Saouma提出之建議,即「糧食安全的最終目的是確保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能夠取得,又能負擔得起為了其生存和健康所必需之足夠食物」。 1996年(*7),在世界糧食高峰會上,將糧食安全的界說增補為,「所有人在任何時間均有身理上和經濟上的能力取得足夠安全與營養的食物,來滿足個體生活動能與健康之每日需求」。 2007年(*8),第33屆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the 33rd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on World Food Security)召開後,聯合國農糧署發表聲明,重新調整與確認了新時代的糧食安全內涵,「我們認為一個沒有飢饉的世界是,多數人能夠透過他們自己獲取滿足他們生活動能與健康需求的食物,同時有一個社會安全網絡去保障那些資源缺乏的人也能得到足夠的飲食」(*9)


 綜上所述,糧食安全的定義應有下列幾項核心關切:


(1)確保客觀上有足夠數量的糧食以供應人類所需;

(2)盡可能促成所有人在任何時空環境下取得所需之食物;

(3)糧食的供應必須在衛生條件上是安全的和具有健康營養價值;

(4)形成社會機制以協助無法取得糧食或是不能取得安全食物(safe food)的弱勢者(*10)


 儘管目前許多國家在總體判斷上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但實際上一國供應糧食的能力不全然等於該國人民在糧食取得上獲得了確保。在發展中或低度開發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的失衡或遲緩,以致造成經常性和普遍性的貧困,從而使得糧食匱乏成為這些國家多數平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實例如:象牙海岸、塞內加爾、葉門和墨西哥,而巴基斯坦甚至幾度由政府下令進行全國性的糧食分配。另外,即便是經濟前景看好的金磚四國(像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也有凍結牛奶、麵包、蛋和食用油價格的行政舉措。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11)在2007年12月6日公佈的糧食價格指數(food-price index),以2005年為基準年,則過去30年世界糧食的價格是呈現下跌之趨勢,但自2005年起,全球糧食平均價格卻上漲了75%,其中2007年的漲幅最快也最大,小麥價格上漲1倍,玉米、黃豆的價格也紛創歷史新高。 而根據世界銀行(Work Bank)的估算(*12),過去3年內全球糧價格平均上漲逾80%,約有多達1億人口因此陷入貧窮,並因無力購買糧食而陷入生活困境(*13)



 事實上,糧食安全受衝擊的原因十分複雜,絕非市場上供需的失衡或價格的波動就足以解釋。糧食產地因氣候變遷而歉收、新興經濟工業體國家的需求加劇、全球人口增長、以及北方工業國家將玉米等穀物用來研發生質能源等因素, 都是目前威脅國際糧食安全的主因(*14)。毋寧,當前的糧食危機係同時受到多種因素加工所致,既有自然的亦有人為的,有經貿面向的也有政治層面的。


 為什麼有些國家會遭遇貧窮與糧食不安全的問題,有些則不會?這個問題與一國的經濟發展自然脫離不了關係,但學界目前在研究上還沒有形成共識。所以如此,肇因於糧食不安全的成因或決定性因素過於複雜,當中究竟何種因素重要或是具有影響事件因果關係的能力,還處於高度爭辯階段。本文把糧食的不安全視為是自然力與社會系統交錯下的一種現象,而氣候變遷在定性上列入「自然力」(雖然可能有相當程度的人禍),研究關注置於自然力影響了哪些社會系統因素,以致出現糧食不安全的問題。


 全球目前有近10億人口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窘境,他們或因經濟結据或因身理上的健康問題,以致沒有辦法得到充足和適當所需之食物。此種糧食安全匱乏的現象,若係以氣候變遷為核心來展開研究與觀察,便需要針對影響糧食安全的三個主要決定性因素(構成要件)進行探討,分別是:糧食的供應(availability)、糧食的取得(accessibility)、糧食的效用(utilization)。



 在說明上需要先行澄清的是,一直以來糧食安全的定義較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