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塑」說稻草人 展現早期農村之美

2010/05/20 15:34
3,55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靜報記者 曾慈安/台中報導】早期的農業社會,農夫為了不讓稻田被鳥類侵襲稻穀,於是用稻草人來防止鳥類擾亂農作物。雕塑家江石德將台灣過去漸漸被遺忘的農村社會中,扮演驅趕角色的稻草人融入雕塑創作中。一方面懷念過去的童年時光,也讓平凡無奇的稻草人增添了光采。

台中市文化中心於五月八日至五月二十六日展出江石德「稻草人」雕塑個展。此次展覽的主題「稻草人」,江石德想要創作出有具台灣本土特色性的作品。過去的台灣是以農業發展為主軸,之後不斷地進步發展,到如今已是高科技的時代,漸漸遺忘了過去農業時代農民辛苦打拼的畫面。在早期農業社會農民眼中,視為重要驅趕鳥類侵襲穀物角色的「稻草人」是江石德一直以來很想嘗試創作的題材,江石德說:「這次所創作的稻草人希望能成為台灣代表性的作品,讓國際間的人看到就想到台灣。」

過去農村時代的童年,雖然生活很辛苦,卻也留下許多快樂回憶,當時未受到工業的汙染,可以無憂無慮地在田裡玩耍,抓泥鰍、釣青蛙等,江石德想把稻草人創作成有生命、活潑可愛的作品。他說:「台灣有很多竹子,所以手腳的部分就以竹子來做表達,台灣原住民所種的農作物大多是小米,所以把稻草人的頭髮用小米來做表達,身體部分運用抽象快速的手法來創作。」在作品中融入一些台灣有名的地方產物,成為江石德作品的主要特色。

照片

接觸雕塑藝術已二十多年的江石德,在尚未接觸雕塑藝術之前,所學為平面藝術,像是水彩畫、油畫等平面創作,不過他對立體雕塑也很感興趣。從十多年前起,他開始深入去了解、摸索陶土雕塑,用傳統宗教藝術來創作,作品以宗教宗教藝術為題材的數量最多。此次展覽除了展出稻草人作品外,也展出江石德過去的宗教藝術作品,例如《觀悅自在》、《火焰地藏》等。

目前從事銅製品精密脫蠟鑄造方面工作的江石德,每天所接觸到的青銅立體雕塑,從泥雕、製模、鑄銅、精工、上色都自己完成,雖然辛苦,他卻甘之如飴,越做越有成就感。這次展出的作品將近三分之一的作品是稻草人的題材,為的是要跳脫和以往不同的風格。

江石德說:「雕塑對我來說很有趣,使我越雕越感興趣,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雕塑創作了十多年,近年來有嘗試不一樣的創作,大部分是以青銅製成作品,銅的材質可以製作出許多種類的作品,它的質感很好,保存時間也很長,當然作品中也會融入其他素材,像是陶土或一些有色顏料等,運用不同的素材做出各種不同的搭配,能讓作品更有生命。」

創作出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需要付出許多的時間和專注力,興趣是江石德的原動力,支持他不斷地創作下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