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111書店一日歇業 促銷下的微小聲音

2021/02/21 14:32
2,07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政大之聲記者洪千喻的專題報導】

每年11月11日,都會聽見歡慶雙十一的電商廣告。而今年紅氣球書屋卻發起「1111一日歇業潮」,串連實體書店於11月11日歇業一天,表達他們不希望電商對書本削價競爭的理念。「1111一日歇業潮」於11月10日發起,短短一天就獲得全台各地共17家書店響應。紅氣球書店的老闆娘郭德慧認為,書籍售價是一個已延宕許久,卻總是在熱潮過後再次消失的議題。大多數獨立書店都是小本經營,以市價七折的價格跟出版社或經銷商進貨,無法跟電商的六六折競爭。「整個出版產業來說,其實都面臨到折扣的壓縮,那讓大家的成本跟獲利的比率越來越緊壓,那其實這對產業來說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狀態。」郭德慧認為這次的行動打破了同溫層,更讓許多原本不熟悉書本產業結構的民眾認知到,電商對於書本的過度削價行為不只影響實體書店,也壓縮作者、出版業的生存空間,最終可能導致書本的產業鏈崩塌。
 
面對電商的削價競爭,由獨立書店創立的「友善書業合作社」擔起出版社與書店的經銷媒介,透過整合出版社資源,讓無法大量進書的獨立書店能夠透過合作社購買不同出版社的書籍。除了民間自主串聯,政府也創立「獨立書店整合協助資源網」,整理政府的補助、貸款等資源,並開設線上課程幫助獨立書店業者了解書店經營與營運規劃。

「你的每一次選擇,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是1111歇業潮的行動標語之一,希望人們在買書之前多思考,現在用低價格買到的書本,將影響整個書本產業的體系。平常會在實體書店購書的顏彤芯指出:「如果自己以很便宜的價格買進這本書的話,感覺上有點對不起作者,可是還是可以理解消費者會願意以低價格買書,追求便宜是人的本性。」不過有河書店老闆詹正德表示,電商將新書打折銷售已成為常態,讀者的胃口也被養大,只好再削價吸引民眾購書。為了維持利潤,未來書籍的原定價可能就會提高。「只是在價格上去做訴求,你完全不對消費者訴求說你這本書的價值是甚麼,你等於把他的文化價值取消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最終影響的可能還是消費者本身。

「如果消失嗎?我很難想像耶。如果實體書店消失了,那我覺得看書的風氣可能不會像有實體書店那麼好。」「曾經有跟朋友在書店玩用書名湊故事的遊戲,那書店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無以取代的文化和回憶的一個平台。」「我竟然發現一件事,就是台中裡面竟然沒有書店,要去台中市才有所謂的書店可以買到實體書。」民眾陳慶倫、顏彤芯與陳霈嫻分享他們對於標語「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書店」的想法,並提及以前在書店的回憶。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相信有書店退場的那天,但目前的他,總覺得繼續經營是他的使命。1111歇業潮不會只是一次的行動,而是一個正受長期促銷現象影響的微小聲音,他們希望民眾反思折扣戰惡性循環的未來,也希望在流血促銷後,還有這麼一個空間,存放著無法被取代的紙本溫度。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