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世界公民看稅務人權 學者指出稅制不公現象 盼政府修法改進

2010/05/04 19:03
1,978次瀏覽 ・ 0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5月1日勞工節剛過,5月也是報稅月。根據4月份天下雜誌報導,台灣的九百萬勞工負擔了全國72%的所得稅,比美國的56%足足高出了16%之多。甫於4月1日在台北召開的「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清秀、台北市會計師公會理事許坤錫會計師、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助理教授黃士洲、九鼎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張福淙、高雄市政府參事洪東煒、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柯格鐘、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前理事長周志誠、力鼎律師事務所黃麗蓉律師代表陳長文律師、FOWPAL International member, Duncan Lee等人發表稅務人權主題,多位與談人提及民眾大都了解政府徵收稅捐是必要的,因為?有一定的稅收,許多公共建設必定無法順利推動,人民也無法享有高品質的生活,然而目前稅法仍有多不合理之處,亟待行政部門、立法部門與社會大眾共同努力推動修法,以改善納稅人的納稅權利,並使得政府收到合法、合理的稅收。

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暨台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柯格鐘就指出了「重複課稅及雙重稅捐負擔」,是台灣稅制中還隱藏的不公平現象之一。他指出:「在台灣的稅捐實務上,侵害納稅人之權利最為嚴重者,係透過不同名目,對於納稅人之同一客體進行重複課稅或造成雙重的稅捐負擔」。它所影響層面很廣,一來是所涉及的納稅人是不特定之多數人,二來是造成這種情形,主要是由具有民意基礎之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規範所引起的。
 「台灣有很多稅捐其實並不是以稅或捐這樣的名義來做課徵的」。他以汽機車的課稅為例,擁有一台汽機車,人民必須繳交使用牌照稅、燃料使用費與空氣污染防制費3種費用,只是空氣污染防治費不是在監理機關直接徵收,而是在加油站收油時,附加在油費裡。換言之,當人民在使用汽機車之時,已被課了兩道以上的稅捐,再者非以稅捐為名而課徵的特別公課,其使用用途往往欠缺實質有效的監督。此外,在台灣,汽機車是一般大眾每天代步、維生的工具,柯教授進一步指出,課財產稅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財富重新分配的公平效果,然而對人民賴以維生的工具課以財產稅,卻有侵害人民之自由權、工作權,甚至是侵害其生存權的違憲嫌疑,應早日加以檢討改進。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助理教授黃士洲則表示:每年大家都會去做稅捐的申報,但大家是否關心到有些人?繳稅,?繳稅的人可分二種。一種是他的所得不到稽徵標準,比方在便利商店工作一個月2萬元他可能不需要繳稅;另一種是賺的錢是免稅所得,比方從事中古屋買賣的仲介,要繳土地增值稅,但是如果今年買明年賣土地?有增值,公告地價?有變更就不用繳土地增值稅了。而實際上買賣之間可能賺好幾百萬,那賺的本錢那裏來,是跟銀行借來的,然後再去賺,這些人確實是賺了很多錢,卻?有回饋到他的應納所得上面,這就是租稅不公的一個情況。
    黃士洲也指出:今天被核課一筆稅捐如果?有按時繳納,逾期繳納會外加滯納金和利息。滯納金的算法是每逾期二天加收1%,最多加收到15%也就是一個月;用年利率去換算,利率高達182.5%。刑法上有個「重利罪」,最高法院的刑事法庭判決是說只要私人與私人間,約定超過80%~110%的年利率,是犯了重利罪要抓去關的。所以稅法上光是滯納金其實就是一個過度的問題,只是大家沒有親身去正視這件事。
「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受到全球各界熱烈響應,協辦、贊助及各國元首、各界領袖菁英的參與、來函、論文、賀函、墨寶、花籃,現場有173位貴賓發表,並有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及各界領袖等全球五大洲、71國、380個機關團體、單位組織共襄盛舉,包括聯合國副秘書長、各國駐聯合國大使、前聯合國NGO/DPI執行委員會主席、第57屆聯合國NGO/DPI年會主席、黎巴嫩總統、愛爾蘭總統、克羅埃西亞總統、厄瓜多爾總統、巴西總統、加拿大總理、冰島總理、愛爾蘭總理、奧地利總理、比利時總理、黎巴?總理、克羅埃西亞總理、盧森堡國王、比利時國王、泰國國王、丹麥女王、英國首相、荷蘭首相、加拿大總督、澳洲總督、貝里斯總督、牙買加總督、約旦王妃、前愛爾蘭總統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拉圭眾議院議長、國際特赦組織總部秘書長、瓜地馬拉人權委員會主席、巴拉圭駐華大使、聖多美普林西比駐華大使、曼德拉基金會、達賴喇嘛辦公室、比爾蓋茲基金會,加上來自全球超過1000篇的人權論文與祝賀信函。一場場精采的跨國觀點對談中,提醒我們如何從「天賦人權、以民為本、以法為規、保障人權、護衛地球」等面向去改進,期望人人獲得尊重,並享有公平、公正對待。讓所有的世界公民都能夠擁有及珍惜彼此的天賦人權,讓人權在全世界真正落實!相關活動與論文可從大會網址www.worldcitizens.org.tw中查詢與研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