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不只是一頓飯 更是讓弱勢社區自立的愛
一般的早餐是吐司夾蛋,伊甸的早餐卻是一份愛;它不僅讓弱勢社區小朋友能夠吃飽,更是激發弱勢社區自立,幫助更多孩童的起點。以下是伊甸執行長黃琢嵩談伊甸「象圈工程專案」的心情故事。
---------------
最近幾年,離開台北到伊甸各縣市的服務據點拜會時,偶爾途經某處受本會「象圈工程專案」早餐補助的學校,心裡總會閃過一絲念頭:「三年多了,當初第一批 吃伊甸早餐的中、高年級小朋友,應該已經升國中了吧。」常常我想順勢繞進學校閒聊幾句,總因行程緊湊;也擔心打擾上課中的師生而作罷。
伊甸「象圈工程專案」的早餐補助模式,與全台約41所偏鄉小學共同攜手三年,用一頓頓豐富的營養早餐,撫慰了將近4587人次的孩子晨間饑渴的脾胃。伊甸與學校老師都盡最大之力,讓專案執行盡善盡美。然而一千多個日子過去了,我心中最想擁抱與勉勵的,卻是這些台灣偏鄉的弱勢學童們,問一聲:「孩子,你最近都好嗎?」
四年前,伊甸與《遠見雜誌》共同關注偏遠小學活化的議題,進而發現當地學童早餐的飲食習慣不良;甚至有匱乏的現象。有些孩子打發早餐的方式,看了令人眉頭深鎖;科學麵、隔了好幾夜的剩飯、幾片餅干、或者乾脆灌兩口開水就餓著肚子上學,然後眼巴巴等著營養午餐開飯。
「阿嬤生病了沒煮飯,我也不會煮…」「爸爸昨天喝酒醉,沒有起來煮飯…」「阿公有給我30元,可是我放學後要去打網咖…」「媽媽突然說要下山打工兩天,叫我們自己隨便吃…」
一張張童稚天真的臉龐,說出的話卻猶如陰霾一般沉重,在心中揮之不去。於是我深切體悟到,這已經不是早餐吃得像不像樣的營養選擇問題,而是家庭失能形成的教養漏洞,在許多弱勢鄉鎮裡逐漸漫延,隔代教養、單親、清寒、中低收入戶…等等的家境非常普遍,有些甚至包含了兩種以上的狀況。他們是台灣M型社會的底層,家庭結構原本就脆弱,這些年又被疲軟的經濟壓得幾乎解體,能夠提供孩子的資源與照顧,比起相對富足的中產階級家庭而言,微薄的可憐。
吃一頓美而美有多難?放學後去安親班寫功課有多難?小康家庭孩子每天進行的例行工作,卻是許多失能家庭不可承擔之重。
「象圈工程專案」負責國小課後照顧補助的同事與我分享,在北部的瑞芳,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爸爸坐牢,媽媽吸毒,家裡一貧如洗,沒錢供她課輔,女孩在學校行為乖張,常常自殘,放學後寧可到處閒晃也不回家。直到社區教會的傳道發現,好說歹說將她領入教會,每天放學後接受免費的課業輔導,一年多後女孩的狀況逐漸穩定。
還有,在南部的屏東鄉下,一位年邁的阿嬤獨自照顧一對三、四年級的姐弟,阿嬤平常在市場擺攤賣麵,沒有多餘金錢照顧這對姐弟,只能任憑他們放學後在街上遊盪,與高年級的輟學生混在一起。幸虧熱心的鄰居發現了,轉告一位在當地進行免費課輔的修女幫忙,小姐弟才脫離了下課後遊蕩街頭的生活。
這些人,這些事,在「象圈」今年補助的57所教會或學校裡,還有太多太多,當家庭不再是避風港,弱小的孩子,你要往哪裡去?這已經不只是提供一頓早餐或晚餐的爭論,也不是參加課輔之後成績進步多少分的計算。伊甸期待這幾年對弱勢孩童的專案挹注,能夠在台灣偏鄉產生槓桿效應,激發更多在地團體動起來,給予弱勢孩童最直接的社區照顧,同時也賦予他們的家庭成長空間,慢慢產生力量,修補教養漏洞。
由社群力量幫助弱勢個體,是實踐大象牽小象的終極意義,孩子們,請加油,我們會更努力提供你另一個形態的家庭,牽著你的手,勇敢地走下去。只要有一個孩吃不飽,伊甸的工作就不打烊。
文/黃琢嵩(伊甸基金會執行長)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