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的導覽解說員到底在解說什麼?

2010/01/29 09:38
7,671次瀏覽 ・ 10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9
檢舉

本身在旅行社上班從業務、票務、到帶團出國的國際領隊.能文能武,簡直是十八般舞藝樣樣都要精通,表面上很風光的行業其實很艱辛!尤其近幾年台灣的景氣變差,旅遊業如同是脆弱的玻璃,台灣旅遊市場不斷萎縮,朋友開的旅行社也一間一間緊接宣佈破產倒閉,居於同業之情難過也很無奈,自己乾脆改當一位錢少、事少、離家近就好的在地導覽解員!

 


柴山會是我第一接觸到的學習團體,讓我很紮實的學到如何看對生態環境,我如同嬰兒般在大自然慢慢學習走路,等到我腳步平穩之後也讓看到了台灣導覽解說環境裡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篇文章曾在我的部落格裡發表過,但事隔多年了依然有這種現象,

可惜的是很多號稱文化工作室或協會,沒有用時間與用心栽培在地解說員!

反而都聘請專業解說員,如此一來在地的聲音還是很難被聽見,謝謝公視PeoPo有公民記者平台,提供了如此優質的機會,讓我們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貼近百姓心聲,由在地人士發聲說自己的故事,而不再只是聽專家學者或專業導覽員,照本宣科,說了一些與現實環境毫無交集的典故,因為我自己很不喜歡聽那些背資料沒有生命的講解! 

去年三德西街樹將被砍時,我四處奔波,也找曾在這社區辦過活動的團體出面,結果毫無音訊,直到樹全被砍光了,居然順勢辦護樹導覽解說活動,還有人以為我是承辦者!我算是無功也無過,但別人剛好趁勢邀功!

 

我們到底在解說什麼?

素素 發表於2007-03-05

        確實!!娉育說的好!很贊成她觀察入微的思路!不愧是留德修法律,(她與我都是鳳山人)柴山會是啟蒙我認識生態保育觀念的單位,剛接觸生態知識時很恐慌,因為我幾乎是生態界的低能兒,走入柴山連一棵小花小草都不認識,何況密密麻麻的樹林,上課的心得就是很懷疑我以前為何可以對環境如此冷漠..住在台灣卻能對生態環境置身事外.娉育她們還說的"不要以為種綠色植物就是綠化環境?沉默的荒野居然是一座慘烈的戰場!人就是始作俑者之罪人 不過人類也別忘了,我們每天的食物來源也是一場戰爭!所以生態團體的人士,最好也要改為蔬食者才有說服力!      

  為了跟上同學們的進度,不得不開始看圖鑑找資料,低頭看花草抬頭認樹型,但久未研習知識的腦筋真的只能用"退化+智障來形容",屢認屢錯的功力,讓我成為同學們笑談的課題!慘痛的培訓過程,很想打退堂鼓!!更沒有勇氣開口導覽!所以遲遲畢不了業,自動留級

       近幾年高雄公部門紛紛開解說培訓課程,且很快的額滿,不過我偶爾也被會邀請去聽課,但發現很多都是熟面孔.(我終於找到答案也讓我更釋懷!.原來他們已涉獵多年,且到處研習上課甚於都是師職身份?!我早就輸在起跑點)尤其已經是老師級的學員,為了爭福利,還降低等級隱藏身份,夾雜在初級課程裡,除了佔用名額再上一次的基礎課程,其實是浪費社會成本.(但他們真正的目地是為自己多爭取創造一個可以導覽的舞台  !孰不知這種職業學生的行為,也是名副其實社會資源的攔劫者 !讓社會的資源壟斷在少數人的身上     更遺憾的事,他們以扮演著高貴偶像級的解說員身份為樂,考取執照為傲,亮麗演出之餘,對在地深根的護駕使命卻又成了不沾鍋!!!似乎已淡忘了解說員養成的初衷!這也是我拼命的要拉在地人出來當導覽員,

   不管你們有多忙碌,都要多分點心和時間心來看顧一下自己的社區和家園.,不要盡靠這些候鳥型的解說員,可以站在自家熟悉的環境不用死背資料也可以驕傲的侃侃而談,分享屬於自己的故事,用情懷感染更勝知識的教授,這也才是解說員最原始的動力!

我們到底在解說什麼?解說培訓出了問題!

                               /楊娉育2007/01/25

    近幾年來台灣解說培訓可謂風起雲湧!公部門、民間團體相爭召募解說員,培訓課程琳瑯滿目,簡章中「保護生態」、「保存在地文化」字眼不斷出現!似乎,「保護」、「保存」已是公私部門的共識;照理,台灣環境破壞理應趨緩,而文化的線條應更深化;然而,事實卻是土地生態加速催殘!文化保存搶救的聲音逐漸急切!

    這是為什麼?課堂上講師殷殷告誡:「生態解說就是要能讓大家了解這裡的生態之美,因為了解,才知道要保護!」文化性的解說也同樣是這樣的說詞。沒有保護,何來的美?然而,在諸多解說課程中,卻出現刻意迴避破壞,而或者避重就輕的情形。公部門如此是因為破壞即其「當為而不為」的缺失,自然儘量掩釋;私部門檢討性的部份稍多,但「怕事」心態擴大效應,加上深受公部門操作模式影響,導致解說保護的本意大打折扣。

    這次柴山會解說培訓員招募期間,有些現象是值得注意的。有一些來電詢問者言語間大有「我已經參加過…的培訓課程,這類課程已經上過,不需要參加那麼長的培訓」。或者沒問該負什麼義務,直接問「你們有什麼福利?」有些人會問該如何負「排班之責」,說是應盡的義務;但言詞間卻充滿著「你們理應給我們有上場的機會」。言語顯露動機,你認為這些人所為何來?

    面對上述自認已經上過類似課程、無須再上的詢問者,我總會接著問「你上了多久?」答案常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短。「兩天!有動植物、有解說實務」。兩天?他一定是個天才,而我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好奇寶寶 (未驗證) ・ 2010/01/29 16:42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好奇寶寶 (未驗證) ・ 2010/01/29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