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淺談台灣飲食消費文化現象:從媒體觀察台灣消費日本飲食的面貌

2007/08/13 01:04
11,376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台灣媒體如何形塑日本飲食文化的想像與建構?

從媒體觀察台灣消費日本飲食的面貌,反思飲食文化在台灣現象?

照片

 資炓來源:http://japan.videoland.com.tw/event/ew2/default_003.asp?sno=96

         哇!喔伊思!這樣對飲食好吃的讚美及對美食的驚嘆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且還謂為流行的口頭禪,因為在充斥台灣的料理與旅遊節目裡,總是不難發現日本飲食的蹤影,且在休閒與品嘗美食的風潮與日劇掀起的哈日風潮下,引進日本飲食相關節目,也促使它成了台灣所佔比例最高的異國料理。 

         日本飲食如此蓬勃於台灣且漸形成一股消費文化趨勢,實也是媒體推波助瀾下造的果,因為對於日本飲食的推崇,在媒體再現裡表露無限,如:引進日製的料理東西軍、台製的料理東西軍、日本再發現、TaipeiWalker等相關於日本的飲食文化介紹的媒介,可以發現節目一直形塑著日本飲食是精緻的、講究的、時尚的、盡善盡美、新鮮與衛生…,而透過媒體的傳遞訊息,產生國人對日本飲食的既定看法,開始追隨節目形塑的風潮,透過品嘗日本的飲食進行社會的實踐,除了是滿足味蕾及對日本文化的好奇外,也是對日本與自我的形象做進一步的連結與建構,讓人們在消費日本飲食時,內心產生有種與日本飲食文化所呈現的精緻、堅持、健康、高級、品味…等產生感性及意義性的連結,覺得自己展現了這樣的特質,以消費日本飲食文化來表彰自己的特別,也是種社會意義及心理價值的投射,這樣的消費形態正在台灣形成一波新消費文化現象。         

         試著問自己:當你消費日本飲食時,只是飲食單純的動機及原因嗎?當你消費日本飲食時,其實正不知不覺中對其隱含的文化意義加以進行日常生活的實踐,想一想,為何會想要收看日本料理節目及品嘗呢?為何日本料理節目在台灣收率這麼高?為何日式料理店是異國料理市場中所佔比率是最高的?除了文化的親近性及地理環境造就接近的飲食文化外,還有什麼是你在消費日本飲食的原因呢?對於中日的飲食文化你進行了怎樣的建構及分野呢? 其實中華的料理聞名世界,但在媒體的展現卻只留給人大火、油炒的印象,且日本的飲食文化特色,據文獻探討其很多都是緣於中國的飲食文化的影響及保存,例如:生魚片及分食的飲食文化是緣自中國,而中華的飲食文化一直演變,日本卻因地理因素而保留了下來,以至於現今許多人說生魚片便會想到是日本的飲食文化,衛生及健康的分食的飲食文化也想到日本,再透過媒體對日本飲食文化的包裝及推崇,造成國人產生新的消費意識型態,覺得日本飲食文化是較優質的、品質佳、進步的‧‧‧,這樣的飲食消費文化及文化想像,影響與衝擊著台灣的飲食文化與認同,這是我們該深思的。         

         誠如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J.Baudrillard〉的符號社會與消費的詮釋,與法國文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說:「不是物品,而是名稱使人產生慾望,不是夢想,而是意義使得銷售成功。」他們對消費社會深刻地見解,正可反思與了解消費文化中的所隱含的深沉意義與成因,可以對日本飲食文化消費及想像提出貼切的延伸性解釋,何以當消費文化不再只單純於物品本身的價值,而衍生許多的想像及價值的轉換與象徵意義的背後的意涵,讓我們不再迷思於名稱與媒體形塑形象符號,省思日本飲食文化消費與想像對台灣飲食文化可能的衝擊與影響,也開始當個聰明自在的消費者,不再隨波逐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