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現代到當代--看李奇茂藝術創作的變與不變 文:李宗仁

2020/06/02 19:13
2,891次瀏覽 ・ 2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李宗仁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宗仁教授恩師李奇茂逝世一周年,特撰論文評析大師藝術生涯及創作理念以紀念一代宗師。

照片

李奇茂教授享壽九十有五(1925-2019),近一世紀百年的人生中的經歷了戰亂大時代的考驗,1952就讀臺灣政工幹校藝術系第五期,師從梁鼎銘老師學習人物繪畫、戰畫,畢業後服務金門工作單位,每次返台帶著大量金門速寫到梁中銘老師家請他指導,在1959返校當教官時梁又銘老師是系主任,曾臨又銘老師「正氣歌」留校,由於本身才能出眾及梁氏兄弟的栽培,再從軍職轉文職。在文化、藝術、教育貢獻良多,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相對的同時期的藝術家,在國外選擇西方所瞭解的油畫媒材去進行創作,李奇茂卻選擇固有的筆墨去區隔出文化當中的象徵意義,傳達差異化是他對於媒材還有文化的傳承,堅持對於深具文化底蘊的水墨作品的創作態度是少見於同時期的畫家,讓其他國境的觀賞者有更深一層瞭解,當中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當地當代藝文對話的可能性。

照片

  另外,藝術家通常只是為了推展藝術市場,絕大部分的人選擇與畫廊合作以商業模式進行,而李奇茂先生選擇另外一種途徑是以公益的立場,在海外以傳統水墨藝術結合臺灣的風土民情,讓當地的華人僑胞及外國使節友人能進一步更瞭解傳統的文化底蘊,透過書畫這樣的形式去傳達友邦情誼。

2019年5月23日李奇茂教授仙逝,對於兩岸藝壇甚至世界在藝術創作和教育的損失,李奇茂是本校榮譽博士和最高榮譽的終身教授,尤其對於本系貢獻卓越,鼓勵學子研究和創作設立「李奇茂藝術教育獎助學金」和許多藝文展覽教育活動的支持等等,2020本系特以論文集冊及本校與中山紀念館共同主辦「最是人間-李奇茂水墨人物傳承紀念展」,透過研究論文發表和傳承紀念展,讓讀者觀者瞭解李奇茂這一生經歷,身處現代與當代如何截獲到東西方近代藝術觀念的差異,並思考整理更融洽的面貌,展現各自主體和客觀的優勢,使水墨結合時代,成為重要當代性的國際繪畫語言。

照片

對於題材的選擇關乎藝術家作者的繪畫表現能力和如何展現其象徵性內涵,而作為畫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駕馭所有題材,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描繪到位,尤其是人物要到達「形神兼備」,而擅長所有的題材在歷代之中更是鮮見,而李奇茂是如何透過不斷的修練而有所成就,他曾提到交往過的近代畫家張大千先生,在談論其「破墨潑彩」之藝術成就外,其中他特別提到張大千先生總是稱讚別人,提到某位畫家瀑布山水畫的非常有氣勢,另外一位畫家仕女人物非常優雅,還有其他人擅長花鳥或專畫走獸的名家。李奇茂當時除了敬佩張大千的大量和氣度,而令他體悟的是張大千所提解析作品之見識外,稱讚同行反向思考不也是肯定他自己,我會的別人不一定會,別人會的我都全會。這樣的領悟和提醒使李奇茂除了從技術的難度、更往題材的廣度、朝內涵的深度全面的提升,在時代求新求變求自我風格面貌。

照片

筆者是李奇茂門下,請教老師要如何創作,從他的響應談話中特別強調兩個觀點,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方面:一是對於自我文化的認同及傳統底蘊接續與文化主體性的傳承;二是對於深化不同的文明素養及必須關注世界藝術潮流的當代性與發展性。尤其是他行腳世界各大洲,體驗當地不同文化,遍覽觀賞藝術博物館,深切體悟而提出「藝術不光是教技術的問題,而是要教如何面對藝術問題,用正確的觀念解決藝術創作問題。」

李奇茂走過近一世紀,環境造就他成為臺灣常民生活圖像最佳代言演繹者,李奇茂以藝術眼光注視著現實,推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創立中華畫院,推動兩岸代表性畫家、指標性高等學府舉辦學術研究座談深度交流,見證歷史的紀錄,面對時代性題材,建構精神性人文主義,以超凡智者的高度,詮釋從現代到當代水墨的議題性。

照片

高唐縣李奇茂美術館位於風景優美的雙海湖畔,於2012年10月12日開館,建築面積4080平方米,共三層,一、二層展廳為常設展廳,展出李奇茂大師作品及其收藏品。美術館將陸續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網上展廳,屆時廣大觀眾朋友可足不出戶,線上“觀展”,敬請期待。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