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Zero Meters Away from Honesty 開誠「不攻」|露德協會106年愛滋反歧視研討會實錄
時間: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9:15-10:15
演講人:Laurindo Garcia (國際愛滋倡權者)
主持人/回應人:王增勇 (大會主席/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理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更多愛滋反歧視研討會實錄>https://www.lourdes.org.tw/Album.aspx?tid=314
----------------------------------------------------------------
愛滋在台灣已有30年的歴史,露德轉型投入愛滋服務也走過20個年頭,感染者至今仍然會面對就學、就醫甚至就養等歧視議題,本次研討會將就這些層面進行探討。政大社工系王增勇教授表示愛滋是一種「醫學」上的疾病,也是一種「社會」的疾病。疾病帶來社會層面的污名,造成在制度上的排除,即使社會上有各種善意的聲音,但仍缺少感染者的聲音。在愛滋30年及露德走過20年之際,如何協助感染者走出來,重新詮釋感染者的生命及意義,將在研討會中邀請各領域專家來重新整理服務經驗,再邁向下個30年。王念慈女士在開場時也表示,這麼多年來,在愛滋歧視的改變是小的,因此如何借由本次機會,重新去檢視何以如此的努力,還一直未有突破,期許找出一些方法或策略,去思考可以如何去做,不是問WHY,而是思考HOW。
專題演講一:開誠『不攻』
王增勇教授表示,如何讓感染者可以站出來,如何看到人的溫度,檢視歧視與刻板映象,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讓感染者現身說法,目的在期待更多人可以站出來,訴說他們的經驗與生命故事。
Laurindo首先分享自己於2017年3月刊登於 Team Magazine的文章,述說自已如何在同志社群中,述說自己的感染身份,以此探討歧視問題:
HIV 陽性,無論是在Grindr,Hornet,Jack'd,Scruff等任何一個同志社交手機應用程式個人檔案中,都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字詞,很少人會在自己的介紹之中寫到,然而這卻正是我的自我介紹中一字不差清楚寫明的部分。許多使用這些應用程式的同志朋友們,都有自己的一套藉由一張相片跟簡短文字來完美演繹自我最佳賣點的技藝,而我,卻選擇了一個能招喚出對疾病之恐懼以及死亡的咒語來宣導/介紹我自己,感覺上似乎是有點自找罪受。但是從自己確診感染至今十多年的光陰,看著菲律賓愛滋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到超過3萬人的大關,我認為同志社群是有必要被挑戰的;圍繞著 HIV 的恐懼、羞辱以及歧視仍然廣泛瀰漫,也許只有更經常反覆地去談論,才可能會有反轉的機會。因此,我選擇了一個有點挑釁意味的方式來進行自己對同志社群的挑戰,首先,我在個人檔案中寫著「知道自己感染狀況的人將獲得額外加分,不論是陰性或是陽性都無所謂,重點是彼此間是否投機」,接著我同時也放上了一張可以清楚看見我整張臉的檔案照片,畢竟在建立信任感這方面,視覺一直都是必要元素之一。
萬事俱備的來將我的臉以及感染狀況,在現今的同志人肉市場上放送,就在手指滑到更新按鈕的那一刻,我糾結不動了。「不知道大家會怎麼想?」「你這輩子別想再打炮啦!」「如果你家人發現了要怎麼辦?」各種質疑的聲音在我耳間掠過,這些年我與眾多新確診感染朋友諮商時所聽到的同樣問題在空氣中迴盪,被拒絕的恐懼、覺得自己骯髒而產生的焦慮、對自己的身分感到羞愧。深呼吸,將自己心態調整回自己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的一貫態度「只要我們不要自己先去改變的話,什麼事情也都不會有所改變。」後,我按下了更新按鈕就立刻更新完成了。
在 30 分鐘之內,我的手機開始嘎嘎作響了。有人回應:我喜歡你的檔案,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可以繼續下去,希望可以持續下去。也看到很多人會一直這樣與我回應,我也借此鼓勵他們。也有人回應,問我是陽性嗎?!因此我開始思考如何制定一些規定,來面對他們的提問。若他們有質疑執疑,我就會用幽默方式去回應他們的問題。也發現很多人都沒有去做檢驗,我就會告知他們如何去做檢查,也對對話有保密的方式,也會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宗教團體或工作者,用這樣的方式,我也進行了很多年。我畢竟是個傳統的人,講究有禮貌的互動方式,對直接問是否為感染者,我就會有些回應,讓他們遵守基本的禮貌事宜是重要的。
曾經有人反應,因感染一事而被社群所威脅,我於是提供了一些資料與文章給他們,告知服藥等事情對感染者自身的益處及重要性。也告訴他們感染者是可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包含性行為,且有相關醫療的研究是支持這樣的理論的。但如果在我告知了這些資訊後,也無法改變某個人的想法,故我就結束對話,不再繼續下去。這些對話的時刻是特別的,但有時也很心痛,尤其是菲律賓感染者的增加。也有很多人表示已知感染,但因害怕而不敢去就醫,因藥物的副作用,身心很受創及折磨,我也會告知相關的資源,期待可以有所助益。
目前,我每天會告知別人我的感染身份大約二至三次,我的HIV出櫃經驗已達三千多次以上。很多人資訊錯誤,或不知要去哪裡找醫生,甚至覺得生病是罪有應得。先進國家已經有很多治療選擇,但在菲律賓,選項是少的,僅存在二種,其原因在於菲律賓的健康部門沒有強有力的人士去主導改變。我常質疑,當菲律賓的感染者身心權利被威脅時,他們的正義在哪?
Laurindo撥放了二年前設計拍攝的影片,他在影片中提及,如何利用手機去促進愛滋去汙名與讓感染者族群被認識及找到各種的資源網絡去運用,影片中他清楚表達感染者的想法。Laurindo的B-Change公司上週在新加坡發行了一個應用程式 (app),這個程式可以用來協助其他族群,借此讓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各種資源。讓新加坡的各個少數族群都被包含進來,目前Laurindo也努力在推廣此APP,也借此來台灣介紹,並參與台灣世界愛滋日的活動。為何要做更多服務,且服務觸角不只限於愛滋? 因為其他少數族群也是面對各種歧視的,感染者不能在這個過程中獨善其身,需要去做更多族群的努力及合作,借此有不同的做為及想法,協助愛滋去汙名。
最後政大王增勇老師針對Laurindo的演講,進行了一些回饋,表示看到內容的重點,分列如下:決定出櫃並不表示不會恐懼;同志身份,並不意味不會有歧視存在;歧視存在在生活面之中,我們應思考如何去引發各種行動策略,我們不光是各別去解決歧視問題,更需要去看到制度上所存在的問題。
Q&A時間:
1.APP 在不同單位的聯絡及合作,如何開始?
2.目前菲國的社群狀況。台灣是有刑事責任問題(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菲國有嗎?
3.菲國是個天主教國家,在教會的態度為何?
回應:
1.在影片中有介紹,B-Change在東南亞五個區域進行服務,APP在新加坡首發的主要考量是經費。我們曾針對全球募款,但主要費用的來源是新加坡。本程式之後會再其他區域推廣。台灣的市場還在了解之中
2.新加坡也是有同樣的狀況,菲律賓雖有很好的法律,是有立法不能對愛滋歧視的國家,菲律賓只要對HIV有任何歧視,就都是違法的,雖有這麼好的法律,但並沒有很好的執行效果,也很常聽到隱私權、非法解雇的問題。如上週就有毒品的案件與同志族群的消息,相關單位認為把感染身份列出是好的方式。我實在不解政府組織有去破壞法規定的想法。新加坡對外籍有很多限制,如入境事宜,在地人也沒有太多相關的法律知識,所以在新加坡做宣導或衛教是很困難的。但我對新加坡還是有期待的,是可以有所改進的,2015年新加坡移除外籍不可入境的限制,所以我相信還是有改變的機會。
3.教會是菲律賓是重要的角色,不可以有婚前性行為在教會上仍是重要的觀念,對於愛滋的回應,教會的觀點還是如此。公衛也是如此的心態,在菲律賓的愛滋預防 (如保險套的提供),很難被公開討論,不像在台灣可以隨處見到保險套,在菲律賓,是要主動請店員去拿出來的,對有些人這是很難跨出的一步。最後,我們從故事看到很多可能性,歧視是存在的,但可以有更多的參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