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針灸核針系統」 避免漏針情形

2010/01/06 16:18
5,65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慧晶/中正大學報導】

 3位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開發讓傳統針灸療法結合科技,避免針灸療程中發生漏針的情形。此項系統為國內首次研發,更獲得經濟部及教育部首度舉辦的「2009RFID<註一>趨勢應用盃競賽」專業實務組第二名,及「第十四屆全國大專院校資訊服務創新競賽」產業實務組第三組第二名。目前合作開發此套作業系統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已將此技術列為評估,考慮在近期內開始試用。

照片

3位資管系學生共同開發「針灸核針系統」,讓傳統針灸科學化。圖片來源/陳姿吟提供

  在「針灸核針系統」研發的過程中,3名同學也遇到困難之處。開發此系統的學生之一陳姿吟指出,由於資管系並沒有RFID的相關課程,因此在研發的過程中,都必須靠自己努力補足這方面的知識。「針灸核針系統」是將電子標籤貼在針上,可對應醫生所開的針灸處方,並在療程中以語音提示該下針的部位,同時顯示每根針的進針及退針狀態,以系統化完善地管理針灸療程。陳姿吟表示,針灸的針非常細微,導致花了不少時間找尋適合的標籤。此技術從構思到完成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針灸核針系統」研發團隊比一般研發團隊困難的地方在於時間上的配合。研發團隊必須在上課之餘抽空研發此技術,且其中兩位成員有升學的壓力,因此必須在溫習和研發之間取得平衡。陳姿吟指出,一般的研發團隊,只需要組員之間互相配合即可,但由於研發過程中必須經常和廠商、醫院溝通,又礙於廠商和醫院有固定的上班時間,因此雙方時間較難配合。研發過程雖然遇到不少困難,但3名同學仍成功研發出「針灸核針系統」並在比賽中獲獎。

  對於「針灸核針系統」的技術開發,中醫師有其看法。中正大學衛生保健組楊醫師表示,這項技術開發的概念不錯,要轉移到市場也不是不可能,只需要先做市場調查即可。「針灸核針系統」可避免漏針的情況,楊醫師認為,如果這項技術已經穩定,相信中風或重症者如植物人,會比較需要這項技術。另外,民雄某中醫師表示,這項技術開發是好的構想,然而大量開發可能會產生問題。新開發的作業系統往往售價高昂,該醫師認為或許會降低醫師購買和使用的機會。但該醫師也一再強調,這是個很好的開發,並認為如果是大型醫院採用,會帶來更大的幫助。「針灸核針系統」未來是否會專移到市場,仍有待考量。

  陳姿吟表示,開發此技術的想法是和中醫師訪談後的結果。在訪談的過程中,該3名學生發現中醫針灸時會有漏針的情形,而且是難以避免的問題。同時他們也獲知,在針灸的過程中,如果將針扎在某些沒有感覺的穴位,或是視線不可及的部位如背部、頭部等,都有可能發生醫生漏針而患者不自覺的狀況。陳姿吟指出,之前沒有人做過漏針情況的詳細研究,因此毅然決定研發「針灸核針系統」,將中醫科學化,用科技的系統作業作為中醫的新趨勢。這項技術是將電子標籤貼在針上,並由語音提示醫師進退針的情況。「針灸核針系統」以電子化的作業系統避免漏針情形的發生,即使是由不同醫療人員執行針灸療程,也不會發生漏針的情況,給予醫療者更大的保障。

  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系開發的「針灸核針系統」,以電子化系統取代傳統的拔針作業,更在比賽中獲得肯定,為中醫界貢獻一份心力。

<註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自動無線識別和數據獲取技術,已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